每经北京9月1日电(记者张怀水)9月1日,第十八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推介会(以下简称第十八届高峰会)在北京举办。来自中拉双方的政商代表、驻华使节齐聚一堂。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在推介会上介绍,由中国贸促会、河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共同主办的第十八届高峰会将于2025年11月3日至4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
任鸿斌表示,中拉人口数量之和、经济总量之和均占全球四分之一左右,是最具增长潜力和发展活力的国家和地区。中拉深化经贸合作,打造20亿人口量级跨太平洋超级大市场,将为双方各自发展振兴提供不竭动力。

推介会现场每经记者张怀水摄
“我们愿搭建更多高质量经贸合作平台,组织更多企业对接等活动,推动中拉深化基础设施、农业粮食、能源矿产等传统领域合作,在清洁能源、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打造更多合作增长点。”任鸿斌说。
河南省委常委、副省长张敏介绍了河南厚重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区位优势、完善的产业体系和对外开放发展情况,并代表河南省邀请中拉政商学界代表赴郑州参加第十八届中拉企业家高峰会。“河南愿深化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产业经贸合作,为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作出积极贡献。”
拉美和加勒比驻华使团长、多米尼克驻华大使马丁·查尔斯高度评价中拉关系及双方经贸合作成果,指出中国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稳定性,也为包括拉美和加勒比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了广阔市场机遇。拉美和加勒比驻华使节将于11月赴郑州出席第十八届中拉企业家高峰会,并鼓励拉美和加勒比工商界利用该平台增进对华经贸交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中拉贸易额从2001年的148.4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5184.7亿美元,增长近34倍。自2012年起,中国成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对拉美出口同比增长9.6%。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中国与拉美国家之间经贸合作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一方面,拉美国家的农产品如水果、大豆,矿产品如铁矿砂等,受到中国市场青睐。尤其中国与部分拉美国家签有自贸协定,进一步降低了企业进口的成本。
“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刚好能够满足拉美国家的基建需求,尤其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双方可挖掘的空间非常大,这可能也是中拉下一步合作重要的增长点。”白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