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一汽集团与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签署《捷达事业发展合作协议》,并宣布成立捷达品牌新公司,全面整合捷达现有资源,并将引入本地投资,进一步发挥区域产业协同优势、提速品牌的市场响应。根据规划,面向入门级市场,到2028年捷达品牌将推出4款新能源车型。
作为大众汽车集团的子品牌,捷达从一个单一车型演变为一个独立的汽车品牌,如今进一步升级为一家公司实体,在合资品牌中也是独特的存在。1991年,捷达汽车在中国正式国产。截至2018年,该车型在中国市场累计销量突破440万辆。为了进一步提升大众汽车在华市场份额,2019年捷达品牌正式亮相。其官网显示,捷达汽车共有4款车型在售,分别是VA3、VA7、VS8、VS7。
不过,捷达成为独立品牌后销量却不容乐观。2020年作为捷达独立后首个完整年,其全年累计销量为15.5万辆,不及其2018年销量的一半。而在2024年,捷达累计销量仅为12万辆。在外界看来,A级车市场入局者众多,从燃油车到电动车再到混动车型,都在瓜分捷达所在市场的“蛋糕”,捷达的品牌效应逐渐减弱。同时,作为独立品牌,捷达始终未在新能源车市场布局,也被外界认为是“拖拽”品牌的发展。
面对市场激烈竞争,捷达品牌开始谋求转型。根据规划,捷达首款新能源车型计划于2026年上市,将配备面向入门级市场极具竞争力的电动化、数字化及高级驾驶辅助(ADAS)功能。同时,捷达品牌计划以中亚为起点开拓海外市场。在大众汽车集团方面看来,到2030年,紧凑级车型有望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约一半的份额。其中,售价10万元左右的入门级车型将成为重要的增长驱动因素。
数据也证明入门级市场的潜力。数据显示,今年7月A00级纯电动车批发量占纯电动的18%份额;A0级批发量占纯电动23%份额;A级电动车批发量占纯电动份额25%。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经济型电动车增长是可持续的,只有经济型电动车普及才能真正拉动车市增量。
此外,捷达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落子”,也是大众汽车集团提升在华份额的关键一步。根据计划,大众集团至2030年计划在中国推出约50款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约30款纯电动车型。从产品体系来看,随着捷达品牌电动化,大众汽车集团在华新能源产品线将覆盖从入门级到高端市场。
大众汽车集团负责中国区业务的管理董事、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表示:“通过捷达的电动化转型,集团将发力布局高速增长的入门级新能源汽车市场,服务更广泛的消费群体。由此,集团也将实现对新能源汽车主流细分市场的全面覆盖。”
不过,作为大众汽车集团子品牌,捷达的转型能否成功仍需要市场验证。目前,入门级电动车市场不仅有比亚迪、吉利等传统行业巨头进行产品投放,更有小鹏汽车、零跑汽车等造车
新势力“盘踞”,并持续发力。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表示,入门级电动车市场,是车企不可错失的走量级市场,因此竞争也异常激烈。捷达在推出新品后也将面对众多竞争者的挑战,转型是否成功将取决于捷达后续新能源产品竞争力与研发创新力度,以及推出的产品能否适应并满足消费者需求。
北京商报记者刘晓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