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出游季正式落下帷幕。9月1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多家在线旅游和出行平台获悉,北京成为暑期境内亲子游最火目的地,定制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倍。今年暑期,长线游占比进一步扩大,叠加避暑游热潮,新疆、内蒙古、云南、辽宁、宁夏等目的地增速领先,尤其是一些西北小城,部分酒店预订热度猛增80%。随着“苏超”“村超”等赛事以及各种演出展览的轮番亮相,旅游市场掀起了一股“跟着赛事演出去旅行”的热潮。在这些活动的带动下,江苏、贵州、上海、浙江、江西等目的地出游人次同比均迎来显著增长。
北京机票订单量同比双位数增长
多家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北京再次成为境内最火目的地。
携程暑期数据显示,北京位列暑期境内亲子游目的地TOP1。
另从民航出行来看,航旅纵横行业发展部总经理赵楠表示,暑运民航旅客总量再创新高,超大城市的旅客量增长显著。在境内热门目的地TOP10中,北京位居榜首,随后是上海、成都、广州、深圳、昆明、杭州、重庆、西安、乌鲁木齐。
6人游定制旅行产品总监孙陌含表示,今年暑期,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北京环球度假区等热门景点依然是游客选择最多的核心景点,在亲子游为主的暑期市场,文化深度与休闲娱乐相结合的行程搭配最受欢迎。
另据飞猪数据,北京的定制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倍,北京的机票、实时用车订单量同比均呈双位数增长。除了上文提到的景点,八达岭长城、恭王府、天坛公园、颐和园、中国科学技术馆、圆明园、北京欢乐谷、慕田峪长城等也是北京的热门景点。奔赴北京的游客主要来自河北、天津、山东、广东、河南等地。
北京还收获了大批学生游客。据去哪儿统计,今年暑期,大学生群体的境内酒店预订量增幅为28%,预订量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南京、青岛、广州。
赵楠表示,北京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是学生、亲子等各类游客的热门之选。同时,北京还是我国民航重要的枢纽城市,交通出行具有很高的便利度。
资深旅游专家王兴斌还提到,北京作为首都,其公商务活动较为丰富,除了境内公商务往来,还有大量国际友人入境,进行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
新疆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42%
“最长暑期”让出行时间更充裕,进一步激发了长线游的热情。
航旅纵横大数据显示,暑运以来(7月1日—8月25日),境内航线旅客运输量超过1.1亿人次,同比增长约3%。其中90%的旅客量来自长途航线(800公里以上)。赵楠表示,从民航数据来看,“避暑游”比往年更火热。“长线”与“避暑”元素的叠加,令乌鲁木齐、西宁、沈阳、哈尔滨、银川、阿勒泰、伊犁、贵阳等目的地旅客量同比显著增长。
飞猪数据显示,今年暑期,长线游占比进一步扩大,新疆、内蒙古、云南、辽宁、宁夏等目的地增速领先。新疆昭苏、云南怒江、海南昌江、云南德宏、江西景德镇等地暑期的旅游订单量接近翻倍增长。
另据美团旅行数据,暑期300公里以上中长线游需求增速超15%,跟团游产品中新疆、青甘线路占比超22%,8—10天行程最受欢迎,西部地区成为避暑“黑马”。
新疆的热度领跑西部地区。携程提供的数据显示,暑期酒店预订量增速TOP5的热门地区包括新疆、云南、西藏、内蒙古、青海。其中,新疆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42%,位列榜首。当地热门景区包括赛里木湖、天山天池、江布拉克、夏塔旅游区、喀纳斯景区等。
除常规目的地和出行线路外,更多小城也逐渐进入游客视野。同程数据显示,新疆、西藏及青海相关目的地出游热度增幅居前,可克达拉、阿里、果洛、铁门关等地的暑期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80%。
除西部地区外,途牛数据显示,境内其他新兴、小众目的地还包括防城港、雅安、凉山、红河、毕节、宁德、宜宾、泸州、黔西南等,其到访人次增速均排名靠前,成为游客追捧的旅游打卡地。
美团研究院研究员陈文曦表示,随着游客更加青睐个性化、品质化的出游行程,一站式、多场景的深度游体验正逐步成为游客的核心需求,旅游平台与相关企业要通过丰富产品供给、提升服务品质,满足游客在各类需求场景下的多元化选择,推动整体市场的持续增长和创新发展。
“村超”所在地出游人次环比增长54%
这个夏天,层出不穷的赛事和演出为旅游市场“再添一把火”。
在“村超”“苏超”等相关赛事的带动下,江苏、贵州、浙江、江西等目的地出游人次较去年暑期均迎来显著增长。
结合具体数据来看,途牛数据显示,预订江苏暑期自驾游产品的出游人次同比增长超1倍;在单项产品预订中,酒店预订出游人次同比增长近80%。作为“苏超”的“顶流”之一,常州成为暑期江苏出游热度增长最显著的地级市。
贵州暑期旅游市场同样火热。途牛数据显示,“村超”复赛的周末(7月26日—27日),贵州目的地出游人次环比增长超30%,榕江“村超”所在地黔东南出游人次环比增长54%。截至暑期末,途牛平台黔东南目的地暑期出游人次同比增长近25%。
演唱会、艺术节等展演活动也有效促进当地文商旅消费。美团数据显示,时代少年团于8月20日—21日和8月23日—24日在上海体育场连开四场演唱会,吸引20余万人观演。四场演唱会期间,上海文旅消费同比增长31%,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45%,“飞洲国际广场”搜索量同比上涨超300%,周边美食相关搜索量同样大幅增长,商业体与演艺活动的消费联动效应凸显。
有旅游业内专家表示,随着旅游与赛事、演出的融合不断深化,旅游相关企业需要进一步开拓方向,通过精准探究受众客群的需求,打造更具情感温度的旅游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