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的政策“红包”正式上线。记者当天调查广州地区多家银行发现,目前18家经办银行已在APP设立贷款贴息专区,银行将在结息时直接扣减。不过,与普通消费贷申请不同的是,消费者需签署一个补充协议,授权银行查询消费交易信息。
值得提醒的是,如果将贷款资金进行取现、转账至个人账户的,需要上传发票进行人工认定才能享受贴息。
同一机构最高可享受3000元贴息
今年9月1日到2026年8月31日,消费者通过贷款经办机构申请的个人消费贷款,只要资金是用于购买手机、电脑、汽车、装修、旅行等消费用途,均可享受年化1个百分点的财政贴息。
记者留意到,在广州地区多家银行的网点里,摆上了消费贴息政策的相关介绍。市民赵小姐告诉记者:“今天在银行申请了一笔消费贷,年化利率是3%。”银行工作人员表示,贴息后在限定额度范围内,实际的利率就只有2%了。
据了解,此次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且最高不超过合同利率的50%。每人单笔消费最高享受的贷款贴息是500元。对于单笔5万元以下的消费,多笔叠加以后,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高可以享受贴息1000元;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也可以多笔叠加,加上小额消费的贴息以后,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高可享受的贴息是3000元。
根据财政部公告,参与贴息政策的机构包括6家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5家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
目前18家银行已在APP设立贷款贴息专区,部分银行也已将贴息协议签署环节嵌入到手机银行贷款流程中,客户提款时即可完成贴息协议签署。
记者从蚂蚁消金了解到,由于花呗本身就具备41天免息期,在免息期内使用并无任何利息,因此,用户在花呗享受此次国补贴息,主要是在使用“花呗分期”付款的场景中。
京东表示,9月1日起,京东平台用户购买带有“国家贴息”标识的商品时,可享受消费贴息福利,还可与京东平台其他优惠活动叠加使用,现已覆盖上百万种商品和服务。
提醒1:未签协议不能享受贴息
当日,记者在多家银行的消费贷贴息专区看到,享受贴息需签署贴息协议,并授权银行查询贷款发放账户,识别客户相关消费交易信息,汇总满足贴息条件的消费金额。对系统可自动识别账户中消费交易信息的,银行将自动开展贴息;对于系统未能识别的,客户可通过提供与贷款使用相对应的真实消费发票的方式向该行申请人工审核,审核通过后,予以贴息。
值得一提的是,如客户未签署贴息协议、未授权查询,不影响客户正常申请、使用个人消费贷款,但不能享受贴息。
提醒2:取现等方式系统不认定
那么,哪些交易能自动识别为“贷款资金消费”呢?建行客服表示,通过POS机刷贷款关联借记卡,扫码支付、线上交易支付等方式下选择使用贷款关联借记卡账户进行支付,将贷款关联借记卡绑定在第三方支付平台(如微信、支付宝)进行支付,借款人将贷款资金向消费交易对应的对公商户直接转账等,均可自动识别。
不过,如果是将贷款资金进行取现、转账至个人账户的,系统均不作认定,但可以通过上传发票、人工认定的方式补充。
提醒3:信用卡消费不享受贴息
各家银行划定了产品范围,包含消费、汽车、装修等领域的贷款产品,多家银行指出,信用卡类、个人住房贷款、车位贷、个人助学贷款等不参与此次贴息政策。农行广州地区相关人士表示,该行几乎所有的个人消费贷产品,基本都可以享受贴息。
提醒4:存量消费贷在政策期内消费也可享受贴息
广州地区多家银行表示,部分9月1日前已申请的贷款,在资金未用完的情况下,9月1日后实际消费部分仍可继续贴息。
值得关注的是,多家银行表示,对提供虚假资质、虚假材料、虚假担保、虚假交易、虚假用途等或通过不法中介办贷的,包括但不限于“包装贷”“职业背债人”“高评高贷”等,银行严格予以禁止。对相关部门审核未通过或违法违规套取贴息资金的,银行将按规定扣减或追回。对借款人违法违规套取贴息资金的,纳入个人不良征信记录并依法依规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