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浦发银行创新落地全市场首单柜台债券借贷业务,首单业务标的券规模1000万元,该行成为全市场首家开办该项业务的金融机构。
与此同时,多家中小银行也正积极布局柜台债券市场,参与力度持续加大。
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执行总监张丽指出,商业银行柜台债券市场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它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便捷的投资选择,也为商业银行和服务实体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虽然目前仍面临产品种类、投资者认知、市场流动性等方面的挑战,但随着市场制度的不断完善、产品创新的持续推进以及金融科技的赋能,柜台债市场有望在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未来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值得期待。
银行多渠道参与
浦发银行方面表示,该业务的成功落地,进一步拓宽了柜台债券的应用路径,为中小金融机构参与柜台债投资提供了更多策略选择,也充分彰显了浦发银行在该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市场领先优势。
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披露,齐鲁银行、青岛银行、青岛农商银行通过浦发银行成功开展全国首批柜台债券借贷业务,标的债券规模共计4000万元,为创新柜台债券交易模式、完善多层次债券市场提供了新的实践样本。
据了解,柜台债券借贷业务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新的融券渠道,有助于盘活闲置债券资产,提高债券市场流动性,同时也为金融机构增厚投资收益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柜台债券借贷业务的落地,将进一步拓宽柜台债券的应用场景,为中小金融机构参与柜台债券市场提供更为丰富的策略选择。
张丽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目前中小银行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参与柜台债券借贷业务:一是传统账户模式,这是较为常规的路径,即中小银行需要在开办相关业务的银行开立账户,通过这个账户进行债券的借入和归还;二是无账户模式,这种模式对中小银行更友好,它免去了开户的环节,通过柜台渠道直接进行债券借入和归还,流程简化,跨地域参与便利,降低了中小金融机构跨地域参与柜台市场的门槛和操作成本,为更多偏远地区或技术能力稍弱的中小银行提供了便利;三是质押融资模式,即中小银行可以将持有的柜台债券作为质押品,用于融入资金,这有效盘活了其持有的债券资产,解决了部分法人机构合格质押品不足的问题。
西南证券方面指出,从投资端来讲,柜台债券市场为各类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投资渠道,柜台债券市场的持续发展将进一步提升市场影响广度、覆盖深度,满足各类投资者对低风险、收益稳健的理财需求;从融资端来讲,柜台债券市场的发展与不断扩容,为包括地方政府、优质企业在内的各类发债主体提供了更多直接融资的渠道,助力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推动金融体系结构的进一步改善;从债券市场宏观来看,在集中统一的金融基础设施之外,柜台债券市场可为各类中小投资者提供债券托管、做市、担保品管理等多方位的综合性服务,有效提升市场活跃性、促进市场分层。
规模瓶颈待突破
柜台债券市场作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延伸,是以商业银行为依托,主要为个人和中小机构提供债券交易渠道的零售市场。业务范围包括通过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电子渠道等方式为投资者开立债券账户、分销债券、开展债券交易提供服务,并相应办理债券托管与结算、质押登记、代理本息兑付、提供查询等。
兴业研究金融业研究部副总经理陈昊指出,通过柜台债券市场的发展,叠加其多级托管的制度优势,外资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和非法人产品户等各类市场参与主体不再必须在各类中央存托机构(CSD)进行开户,同时可以将各项业务外包给托管银行等机构处理,将大大便利市场主体参与债券市场。
柜台债券市场是我国多层次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从规模来看,其规模增长相对较慢。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4年商业银行柜台债券托管余额1556.2亿元。而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155.8万亿元,交易所市场托管余额21.2万亿元。
展望后续发展,瓶颈与挑战尚存。西南证券方面指出,当前柜台债券市场仍以国债、地方政府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为主,包括企业债券在内的相对高收益品种选择匮乏;投资者亦暂未形成通过柜台市场投资相关高收益品种的心智。随着市场建设与投资者教育水平相向而行,有望吸纳风险偏好更高、追求更高风险与回报的投资者,满足潜在的多元化投资需求;当前柜台市场债券规模以转托管的形式持续流出仍为主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