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医院就诊,办理就诊卡并预交费用本是常规流程,然而,不少人在结束就诊后,卡内余额便被遗忘,成了“沉睡资金”。近期,安徽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启动门诊预交金清退工作,让这些闲置资金重新回到百姓手中。这一便民举措,宛如冬日暖阳,为医疗服务改善之路增添了一抹温暖的亮色。
安徽此次清退门诊预交金,是顺应民意、直击群众痛点的务实之举。长期以来,门诊预交金作为公立医院的一种传统收费方式,虽在一定程度上为后续治疗费用的支付提供了保障,但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不便。许多人因各种原因不再使用就诊卡,卡内余额便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安徽卫健委等部门协同合作,明确规定停止收取门诊预交金,并要求在年底前完成存量资金的清算与退款工作。这一政策精准对接了患者的实际需求,让患者切实感受到了便利与实惠。
在清退门诊预交金的过程中,安徽注重退款方式的多元化与便捷性,为患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合肥多家医院同时开通了线上和线下门诊预交金退费渠道,患者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最为适宜的方式。过去,患者需手持多张就诊卡,在不同医院间奔波,退款流程繁琐复杂。如今,以线上退款为主、自助机退款为辅、人工窗口退款为补充的多元化退款体系已初步形成,大大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和精力。医院不再是高高在上、令人望而生畏的“衙门”,而是真正成为了为患者排忧解难的“服务站”。
清退门诊预交金,也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一步。一方面,清理“沉睡”的预交金,能够使医院资金流转更加透明高效,避免资金闲置浪费,从而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改善服务质量上。另一方面,这一举措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当患者在退款过程中感受到医院的贴心服务时,对医院的信任度和满意度自然会大幅提升,医患之间的沟通也将更加顺畅,有利于构建和谐融洽的医患关系。
当然,清退门诊预交金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部分患者信息发生变更或丢失,导致退款难度增加;不同医院退款流程和标准存在差异,可能给患者带来困惑。这就要求医疗机构进一步加强信息管理,完善退款机制,并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退款政策,确保每一位符合条件的患者都能顺利拿到退款。
清退“沉睡”的门诊预交金,是安徽公立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优化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这一行动不仅体现了对患者权益的尊重和保障,更彰显了医疗机构改善服务的坚定决心和实际行动。期待更多地区能够借鉴安徽的成功经验,积极推进医疗服务改革,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温暖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