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副行长冰见野良三于本周二发表讲话,明确传递出货币政策将持续收紧的信号。他表示,基于当前经济复苏与物价改善态势,继续推进加息是“合适的政策选择”,并透露将在国债购买策略上进行根本性调整,标志着超宽松货币政策逐步回归常态化。
冰见野良三指出,尽管日本央行年内已实施三次加息,但由于通胀持续高企,日本实际利率(名义利率扣除通胀率)仍处于显著负值区间。这一现象表明,当前的紧缩力度尚不足以完全抵消通胀侵蚀,也为进一步上调政策利率留出空间。他强调:“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仍有推进空间,需通过渐进方式实现。”
此番言论打破了市场对日本央行可能暂停加息的预期。此前,部分分析师认为,在全球经济放缓压力下,日本央行或将放慢脚步。但冰见野良三重申,只要经济数据符合基准预期,加息步伐就不会停止;若出现重大偏差,则需灵活应对以控制风险。
相较于以往依赖大规模资产购买刺激经济的模式,冰见野良三首次明确提出政策工具优先级的转变。他表示,未来将主要通过调整短期政策利率来实现货币松紧度的调控,而非频繁变动日本国债购买规模。这一表态被视为日本央行向“价格型调控”转型的重要标志。
针对备受瞩目的国债市场改革,冰见野良三给出了清晰的路线图:为恢复国债市场功能,有必要逐步降低央行购债水平,最终目标是让长期利率由市场供需决定。但他同时强调,缩减购债的过程必须保持“可预测性”与“灵活性”的平衡,既要避免突然退出引发市场动荡,又要防止流动性枯竭威胁金融稳定。
冰见野良三多次提及“风险管控”的重要性。他指出,当前日本经济面临多重挑战: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可能挤压企业利润,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带来的供应链成本上升,以及地缘政治冲突导致的能源价格波动,均构成下行风险。与此同时,国内薪资增长加速与物价上涨形成的正向循环,也令通胀超预期的风险不容忽视。
“政策制定者如同走钢丝,”冰见野良三比喻道,“既要防范经济失速滑落,又要警惕物价失控飙升。”为此,日本央行已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一旦经济指标偏离基线预期,将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控制潜在损失。
冰见野良三特别提到金融市场情绪虽已恢复至4月动荡前的水平,但仍需密切监测异常波动。这暗示着日本央行对近期市场过度乐观情绪保持警惕。随着量化宽松政策的逐步退出,如何管理庞大的资产负债表成为新课题。
据透露,日本央行正研究制定与“适当储备水准”相匹配的国债月度购买量标准。这意味着未来购债规模将不再是随意设定的数字,而是根据经济需求动态调整,标志着量化紧缩(QT)进程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