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寇佳丽
8月28日,浙江省省级低空经济产业基金——浙江空港低空经济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顺利完成备案。实际上,截至目前,安徽省、河南省、湖南省、北京市等多地均已成立低空经济产业基金,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资本要素保障。
低空经济是一种带动力强、覆盖面广、科技含量高的新业态、新模式,对一二三产业均具有强劲的辐射带动能力。我国低空经济的发展将遵循怎样的规律?低空经济无处不在的时代何时才会到来?带着这些问题,《证券日报》记者专访了未来低空经济创新中心理事长罗军。
属性决定发展的底层逻辑
任何经济行为都有规律可循,低空经济也不例外。要推动低空经济可持续发展,先要摸清低空经济的本质属性及其发展的底层逻辑。
罗军表示,从本质上看,低空经济有三大属性:低空经济是城市空中交通经济,目的在于构建先进的城市空中交通网络,从而解决大城市的“交通病”,促进人、物、资金快速流转;低空经济连接城市中心与郊区、城市与城市,赋能文旅、物流等行业;低空经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倾向于使用氢能源、航空动力电池等作为动力来源。
上述三大属性,决定了低空经济发展的底层逻辑。“低空飞行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要满足庞大的应用需求、实现低空飞行器常态化运行,一定先要建设好完善的空中、地面基础设施,建立起产业标准体系和管控体系,落实重大基础检验检测和第三方认证服务等配套服务。”罗军说。
当前,国内各地正推动低空经济发展从“政策规划”向“产业实景”转变。依照上述分析,各地的工作部署应重点关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低空基础设施建设、飞行安全监管与保障等方面。
低空经济时代的到来尚需时间
时下,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正不断打开,无人机外卖、低空物流、低空文旅等已经在国内不少地方落地落实,有效激发消费潜能的同时,也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了新奇体验。
“尽管如此,低空经济的整体发展尚处于初始阶段,国内各地还在摸索具体发展方向与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以期从中总结经验并推而广之。”罗军表示,现在仍处于低空经济发展的上半场,下半场会伴随低空经济时代一起到来,目前看至少还需要两三年时间。下半场到来后,低空载人、低空载物将无处不在。
现阶段,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飞行汽车、直升机等低空飞行器备受关注。各路资本大量涌向低空飞行器研发赛道,助力产品功能迭代、技术创新。
罗军分析称,低空飞行器种类较多,但低空经济上半场将以无人机为主。无人机起源早,技术工艺与应用更加成熟,对地面基础设施要求较低,其功能可满足短途运输、长途物流、端对端配送业务等诸多场景,值得资本、企业、消费者重点关注。
“eVTOL的应用前景也颇具想象空间,但它的普及需要以地面基础设施、空中飞行保障的完善为基础。从这个角度看,eVTOL的普遍应用至少还需要两三年时间。”罗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