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官网发布两张关于融资租赁公司的罚单。亿信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信租赁”)和裕华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裕华租赁”)均因“未按规定报送经营信息”受到处罚,处罚金额均为5万元。
采访中,上海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处罚是常规工作的一部分,我局按照相关法规履行职责。”
记者注意到,除了监管处罚外,多地正在通过“出清”、制定管理办法等方式强化对融资租赁行业的监管。
强调合规性
天眼查平台显示,亿信租赁成立于2015年1月,注册资本1.7亿元,公司控股股东为山东时代天成投资有限公司,公司主营业务为商用车融资租赁。
对于此次处罚后公司将作出哪些整改,亿信租赁相关人员对记者说:“目前正在按照规定报送相关材料。”对于其他整改信息,相关人员未做透露。
天眼查平台显示,裕华租赁成立于2015年9月,注册资本5亿元,由济宁瑞城建安工程有限公司(持股75%)与FUNJOY GROUP LIMITED(持股25%)共同出资设立的中外合资企业,公司主要从事机械设备经营租赁业务。
2017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各省级政府陆续出台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的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和处置职能。
具体来看,此次处罚依据为上海市在2020年所出台的《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涉及第三十六条第一款,地方金融组织未按照要求对相关事项进行备案的,或者未按照要求报送经营信息的,由市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20年5月,上海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第三批经营异常融资租赁公司名单,裕华租赁便因未按监管要求报送经营情况及相关数据被列入名单。
在融资租赁行业人士看来,近年来金融业不断发展,但合规创新一定是行业发展的主线。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上海共有金融租赁公司7家,融资租赁公司1147家,资产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40%左右。“上海已经成为我国融资租赁总部的集聚地,在绿色租赁、科技租赁等方面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前不久,中共上海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葛平在“临港新片区金融租赁项目公司扩大业务范围试点”新政上公开表示。
多地强化监管
记者注意到,除了上海外,多地地方金融监管局也在强化对融资租赁公司的监管。
2025年7月24日,广东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印发《广东省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明确,融资租赁公司应当审慎开展下列业务或活动:一是单独开展或与网约车平台、汽车服务公司等第三方合作开展终端客户实际为自然人的批量业务。批量业务是指在1个自然年度内,相关业务开展次数或业务涉及自然人承租人数量累计超过10笔(个),其中大多数业务涉及的单一租赁物的转让价款低于人民币50万元,且交易结构相同或者相似的;二是与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组织合作开展租金贷及其他具有相似功能的业务。租金贷是指融资租赁合同签订后,由商业银行向承租人提供贷款(专门用于偿还融资租赁合同项下的租金),由承租人向商业银行根据借贷合同的约定履行还款义务的信贷类产品。
与此同时,近年来,为推动融资租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各地监管部门正加速出清“失联”“空壳”等一批非正常经营融资租赁公司。
其中,上海市已连续多年公布、更新非正常经营类融资租赁公司名单,加大整顿力度。2025年7月,上海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官网发布《关于督促“失联”“空壳”地方金融组织(2025年第一批)退出行业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名单中包括融资租赁公司771家。
另一个融资租赁行业高地天津,亦在强化行业监管。前不久,天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信息,2025年二季度,天津市有61家融资租赁公司被列入退出名单。同时,2024年,天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在已完成20%机构现场核查的基础上,未来两年将按计划实现全行业检查覆盖,对长期无实质业务、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机构实施强制退出,倒逼行业集中度提升。
天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表示,其将持续推进非现场监管数字化、现场检查覆盖化、分类分级监管科学化,引导企业聚焦主业、优化结构,充分发挥融资租赁“融资+融物”特色功能,为天津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效的金融支持。同时,将密切跟踪国家层面监管政策动态,及时调整本地规则,确保监管标准与中央要求无缝衔接。
此外,2025年7月16日,大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关于部分融资租赁公司退出行业的公告》,自规范整治以来,大连市共有244家融资租赁公司(含名称和经营范围)退出行业;7月25日,武汉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关于第三批非正常经营类融资租赁公司名单的公告》,将非正常经营类融资租赁法人机构和分公司名单予以公告,其中包括融资租赁法人机构8家和融资租赁分公司28家;7月29日,河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关于未经许可在名称中使用涉地方金融组织字样市场主体名单的公告》,对41家融资租赁公司未经批准使用“融资租赁”字样进行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