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路炳阳北京报道
为期62天的2025年铁路暑运于8月31日结束。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9.43亿人次,同比增长4.7%,两月全国铁路分别完成旅客发送量4.55亿人次和4.88亿人次,旅客发送量创历史同期新高。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9月1日发布上述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铁路暑运首次突破9亿人次大关。自2023年以来,铁路暑运连破纪录,每年迈上一个新台阶。2023年全国铁路暑运完成8.3亿人次,同比增长88.6%;2024年完成8.87亿人次,同比增长6.9%。
虽然2025年铁路暑运创新高,但仍没有达到预期流量。7月1日,国铁集团在暑期运输启动时预测,全国发送旅客9.53亿人次,同比增长5.8%,而当前实际完成低于预测1.1个百分点。
就今年暑运铁路客流没有到达预期的原因,国铁集团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暑运期间,华东、华北、东北等地区遭遇强降雨和台风等极端天气,导致京沪高铁、沪苏湖高铁等线路多次临时停运、限速或迂回等,这直接抑制了部分出行需求;另外,在价格因素方面,民航机票打折力度总体优于铁路,尤其在500公里以上的长距离线路中,高铁票价与民航相比优势持续减弱。
记者了解到,在暑运期间,全国铁路日均安排开行旅客列车1.13万列,同比增长8%。广深港高铁发送跨境旅客616万人次,中老铁路发送跨境旅客3.5万人次,全国铁路发送外籍旅客348.4万人次,同比增长23.9%。国铁集团人士透露,2025年暑运期间,动车组日均运用率超过了95%,动车组上线率比2024年提升1%左右。
国铁集团称,暑运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开行旅游列车579列,同比增长31%。为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国铁集团称铁路组织开行亲子游、研学游、红色游、康养游等的旅游列车和银发专列,增开哈尔滨东至抚远、昆明至西双版纳等旅游列车和南北疆方向旅游列车。
民航方面,客流量创新高,但增速亦低于预期。9月1日,中国民航局发布暑运数据,全国民航共发送旅客1.47亿人次,日均237万人次,同比增长3.6%,低于此前预测的5.4%。
据中国民航局数据,暑运航班量为119.9万班,日均1.93万班,同比增长3.6%;平均客座率84.8%,同比增加2.2个百分点。飞常准数据显示,暑运国内航线实际执行客运航班量90.9万班次,同比2024年增长2%;国际及地区航线实际执行客运航班量14.6万班次,同比2024年增长11%。
统计显示,国内民航客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四大城市群之间的骨干通道。其中,京沪、京蓉、沪深、沪穗、京深等国际航空枢纽间的国内航空快线,约占国内航线旅客总量的7.2%。昆明、乌鲁木齐、厦门等区域枢纽机场旅客吞吐量增幅均超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