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赖镇桃深圳报道
9月2日,A股迎来全线回调日,三大股指集体收跌,三大股指中深证成指、创业板收盘时的跌幅超2%。不过,市场普遍认为这只是短暂回调,年初至今,上证指数的涨幅超15%。自7月以来,A股便走出一波强势反弹行情,在不少机构看来,这波行情主要由流动性驱动,Wind客户端数据显示,8月A股日均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多个交易日成交额超3万亿元,较7月明显放量。
不过,基本面尚未走向显著拐点的背景下,投资者也对后市走势抱有谨慎:主要靠流动性驱动的行情,能走出多远?资金在板块间轮动越来越快,可以如何把握配置机会?
在9月1日举行的第22届瑞银证券中国A股研讨会媒体分享会上,瑞银投资银行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10月底的政治局会议或将成为A股行情的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流动性会驱动市场延续这一波增长,因为从A股历史上看,其交易量和股市走势是有极高关联度的,目前观察到,这一波流动性的热潮里,散户参与度还不高,更多还是以高净值客户、量化资金为主,但是散户往往在股市开始上涨后3~6个月入市的,后续预计有更多散户加入。
上半年,不少财政、货币政策已经前置发力,下半年还有哪些政策的接力值得关注?对此,王宗豪建议,10月底的政治局会议上,可重点留意消费、行业反内卷、房地产这几大方向的政策信号。
自DeepSeek横空出世,外资掀起了一股“重估中国资产”浪潮,港股作为中国资产重估的先锋受到追捧。近期,港股进入调整期,8月,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涨幅仅为1.23%和4.06%。展望后市,王宗豪认为短期内A股有着更大的上行空间,一方面,从流动性角度看,如果更多散户跑步进场,A股的潜力更大。另一方面,中报业绩期间,港股盈利持续下修,对整体股价表现的负作用会更大一些。
在配置策略方面,王宗豪建议,港股投资者可延续杠铃策略,A股则更建议板块先行,其中两大交易主线值得关注:一是“反内卷”主题,锂矿、光伏还有化工板块的估值偏低,后续行业持续出清、企业改善盈利,估值、股价都有望出现明显修复;二是TMT为代表的科技板块,从历史上看,科技引领的上涨通常能持续一年。
不过,科技股、成长股板块波动剧烈,板块内分化显著,对投资者来说如何精选个股尤为重要。在王宗豪看来,应该着重关注企业的行业地位,考虑到在科技行业,龙头企业有着很强的规模效应,这具体体现在企业的研发能力、与客户的议价权等。投资者可以横向对比美国一些龙头公司,来寻找潜在的大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