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周三,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表示,欧盟立法者应要求境外稳定币发行方提供保障措施,并建立健全的“等效制度”,以防范其在欧盟持有的储备金出现挤兑风险。
欧盟已经推出了全球最严格的加密资产监管框架之一,规定与官方货币挂钩的稳定币必须100%由储备资产作为支撑。
但拉加德强调,立法者应确保无论是在欧盟境内还是境外发行的稳定币,都必须遵循同样的高标准,也就是所谓的等效制度。
她在一场监管会议上表示:“欧洲立法应确保,除非其他司法辖区建立了健全的等效制度,并在欧盟与非欧盟实体之间的资产转移上设立保障机制,否则此类安排不得在欧盟运行。”
她补充道,这同样凸显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没有全球范围内的统一监管标准,风险总会寻找监管最薄弱的环节。
拉加德声称,由于地缘政治分裂、气候变化、数字化创新正在重塑金融资金的流向和运行渠道,全球金融体系越来越不稳定,监管难度也越来越大了。
在同一场会议上,意大利市场监管机构代表Federico Cornelli则强调,欧盟的监管规则必须明确规定,加密货币(包括稳定币)在任何金融交易中都不能被视为法定货币。
Cornelli表示:“只有欧洲央行发行的欧元才是法定货币,这一点必须让所有公民非常清楚。”
作为欧元区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及其主要监管者,欧洲央行同时也肩负着欧盟整体金融稳定的职责,与各国监管机构共同协作。
拉加德指出,根据欧盟的《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条例》,无论稳定币是由欧盟内还是境外机构发行,持有人都可以选择在任何司法辖区进行赎回。
她警告称,这意味着,一旦出现挤兑,投资者很可能倾向于在欧盟赎回,因为该地区的储备要求更为严格。然而,欧盟内部的储备可能不足以应对这种集中性的“抛售潮”。
“在发生挤兑时,投资者自然会更愿意在保障最强的司法辖区赎回,这极有可能是欧盟,因为监管条例还禁止收取赎回费用。”拉加德说,“但欧盟持有的储备未必足以满足这种集中涌现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