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高改芳)由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主办的“科转未来:科技与产业破局者论坛”近日在复旦大学张江校区举办。本次论坛聚焦“科技成果产业化”“硬科技破局路径”“创新生态协同”等核心议题,汇聚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学家与技术转移专家,共同探讨如何打通“实验室-产业化-市场”全链条,培养复合型技术转移人才,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入动能。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李粤江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载体,复旦张江校区正成为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金融支持对实现“从0到1”的科研突破和“从1到100”的产业落地具有关键作用,前者需要长期资本支撑基础研究,后者依赖专业金融服务对接市场需求。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成立8年以来,以“金融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融合”为核心方向,学院筹备已久,即将启动的技术转移硕士(MTT)项目,更是瞄准行业痛点,旨在培养“懂科技、通金融、善管理”的复合型技术转移人才,为成果转化生态补全人才短板。
据复旦大学技术转移硕士项目主任侯家佳介绍,复旦大学技术转移硕士(MTT)项目依托复旦大学在金融、理工医法等领域的顶尖学科生态,紧密对接产业需求,构建“系统课程+深度实践”双轨培养体系。项目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及新材料、航空科技五大行业,通过“学历教育-转化实践-资格认证-资本支持”四位一体的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技术商业化评估和协同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走向产业。
在圆桌论坛环节,产学研界专家围绕“技术转移生态中的资源协同与制度突破”展开讨论,复旦大学技术转移硕士项目主任侯家佳主持讨论。
复旦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老师宋宝国在圆桌讨论阶段介绍了复旦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的实践探索,分享了学校在知识产权管理、赋权改革等方面的工作进展。他表示技术转移中心正在围绕复旦大学原创成果和先进技术,通过走进实验室、科创会客厅、讲座论坛、区域合作等方面工作,搭建“技术+产业+投资”三方交流平台,汇聚市场资源,精准匹配科研技术与产业转化需求,共同培育利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良好生态。据介绍,中心已推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医工交叉等领域多个项目与产业及资本进行对接,多项成果完成落地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