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首支省级低空经济产业基金浙江空港低空经济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浙江省低空基金”)完成中基协备案,正式进入投资期。
据悉,浙江省低空基金目标总规模30亿元,首期10亿元。工商信息显示,基金出资方中台州国资(台州金投科创母基金、台州东投集团)合计出资50%,浙江机场集团旗下的空港私募基金、低空产业发展公司合计出资29.9%,再由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出资19.9%。
“这种地方国资、省内产业方和省投平台的合力模式,打破了地域与行业的界限,实现了资源的优化整合。”一位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各方凭借自身的资金、产业资源和政策优势,为基金的运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也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搭建了一个稳定且富有活力的资本平台。
新基金会采用“双GP双国资”管理模式,即由浙江空港私募基金和浙江富浙私募基金(省国资运营公司全资子公司)联合管理,再加上台州国资的参与,形成“省级统筹+市级支撑+区级落地”的资本协同网络。基金经营期限设置为“5年投资期+5年退出期+1年延长期”。
上述创投基金管理人认为,这种创新的管理模式,既发挥了省级层面在政策引导、资源调配上的优势,又借助了市级层面在产业落地、项目对接上的便利,同时区级层面还能提供更贴近市场和企业的服务。另外,基金经营期限的设置安排,为基金的长期稳定运作提供了保障,也利于基金在低空经济领域进行深度布局和长期投资。
据台州市科创投资集团介绍,基金未来投资方向紧扣低空经济核心领域,覆盖低空飞行器制造、基础设施建设、文旅运营服务、交通运输、物流、工业巡检、消费、公共治理,以及商业卫星制造、商业火箭、星座运营等上下游产业链,构建起“空天一体、产用融合”的全产业链投资矩阵。
在业界看来,这种全产业链的投资布局,能促进低空经济各环节之间的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目前,基金管理团队正对接首批储备项目,已覆盖无人机整机及关键零部件、卫星整星及关键零部件、无人机安防系统等领域。
浙江机场集团选择台州合作,并非偶然。台州毗邻海边,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使得物流曾是制约当地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但也因此被设立为浙江省唯一的陆岛联动低空先飞区。这一特殊的地理定位,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试验场和应用场景。
同时,台州已经聚集了一批与低空相关的产业,包括蜂巢无人机、航天彩虹、北方长鹰、星空智联等,并建成13处无人机起降场和4条低空航路,上下游公司超过80家。
今年一季度,台州在卫星整星方面引进投资10亿元的国星宇航算力卫星总部项目,在无人机整机方面引进投资5亿元的蜂巢无人机项目。
据介绍,北京蜂巢空天科技将在台州投资5亿元建设年产500套中大型无人机及智能机场生产线,公司董事长李威曾表示,“我们的垂起固定翼无人机约90%的零部件能在台州配齐”。这些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使得台州成为浙江省低空基金落地的理想之地。
在推动浙江省低空基金落地的同时,台州方面还设立了3亿元展翼基金深耕新质生产力、5亿元启航基金锁定航空航天核心技术。
多基金的联动运作,形成了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资金支持体系,能够满足低空经济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项目的资金需求。
按照其规划,台州要打造国家级低空经济综合产业示范区、全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和省级低空经济发展试点先行区。到2028年,实现低空经济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
上述创投基金管理人指出,从资本层面来看,多元的出资结构和创新的管理模式,为基金的稳定运作和高效投资提供了保障,有助于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低空经济发展。从产业层面来看,全产业链的投资方向和台州良好的产业基础,能促进低空经济产业的集聚和升级,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从区域发展层面来看,台州凭借其地理优势和产业规划,有望成为浙江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带动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
不过,该管理人也直言,低空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空域管理、安全监管、技术标准等问题。浙江省低空基金在运作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动相关政策的完善和落实。同时,要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低空经济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蔡淑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