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韩昱
进出口银行微信公众号9月1日发布消息显示,近日,进出口银行作为主承销商,成功协助新开发银行发行熊猫债券,发行金额70亿元。据悉,新开发银行是首个完全由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发起成立的多边开发银行,同时也是目前熊猫债发行体量最大的国际开发机构。
近年来,熊猫债发行主体不断丰富,涵盖国际开发机构、外国政府、境外金融机构及非金融企业四类,发行人数量亦稳步增加。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在7月末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银行间市场熊猫债发行规模已达1112亿元,其中,外国政府类机构、国际开发机构和跨国企业熊猫债发行活跃,发行金额占比达到50%,较2024年全年上升27个百分点。银行间市场熊猫债发行人区域已覆盖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等五大洲。
“从熊猫债市场角度看,外国政府类机构、国际开发机构和跨国企业发行表现活跃,意味着中国债券市场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正稳步提升。”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表明国际市场对人民币资产的信心增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正在推进。同时,这些机构通过发行熊猫债可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负债结构,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与开放姿态正在吸引全球资本参与。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数据反映出我国债券市场国际化水平的显著提升——中国债券市场的发行人结构更加多元化,国际化程度大幅增强。此外,债券市场对全球优质发行人的强大吸引力,彰显了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开放性,以及人民币资产吸引力的持续增强。这也为外国政府和国际开发机构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渠道,有助于其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项目等,从而促进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
如其所述,熊猫债正成为境外机构重要的人民币融资渠道。除前述新开发银行外,亚投行等国际开发机构,匈牙利等外国政府,以及奔驰、宝马等跨国公司纷纷参与熊猫债市场。“首单”业务不断落地,例如,今年7月24日,摩根士丹利在中国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20亿元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期限5年,发行利率1.98%,成为首单由总部位于美国的公司发行的熊猫债。
我国债券市场对全球优质发行人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明明表示,一方面,中国境内债券市场融资成本具有比较优势,利率相对较低,融资成本优势显著;另一方面,市场稳定性和规模优势突出,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庞大,流动性好,且人民币资产收益稳定,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稳定性尤为可贵。此外,人民币在跨境结算等方面的机制不断完善,为熊猫债募投资金跨境使用奠定了基础,且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增强了外资持有和使用人民币资产的意愿。
郭一鸣也认为,从经济层面看,中国经济的稳健增长为债券市场提供了坚实支撑,同时也给予发行人稳定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