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4 13:13:30 股吧网页版
地方解题“千人4.5个托位”:部分城市已提前达标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陈洁实习生张星雨报道

  距离2025年底已不足4个月,地方正在加紧回答托育建设的“必答题”。

  9月初,《成都市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印发,提出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应根据群众需求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供需情况,科学合理配置服务功能场景,优先选择配置养老服务、婴幼儿托育、儿童托管和社区助餐等功能。

  据成都日报报道,目前成都市提供托育服务机构2067家,备案663家,总托位9.76万个,每千人口托位数4.55个。

  这一每千人口托位数水平,已超过此前提出的2025年底全国平均目标。今年7月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2025年,实现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目前已经有广州、南京、苏州、杭州等多地的托位数水平,超过了上述目标。其中,截至2024年末,广州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10.78万个,较2019年增长126%,每千人口托位数为5.73个。这一水平不仅超过全国目标,也超过广东此前提出的实现2025年底每千人口5.5个托位的规划目标。

  清华大学社会学博士后、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院特别副研究员史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地方实践和公开数据来看,2025年底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的目标大概率能够实现,但结构性缺口仍然显著,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的分化和发展质量参差不齐。

  托育“必答题”

  我国正在加紧托育建设。“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个。

  最近几年,我国总体托位数连续上升,实现“多级跳”。截至2021年底,每千人口托位数是2.03个,这一数字在2022年—2024年分别达到2.5个、3.38个和4.08个,距离最终达标已经不远。

  而一些城市已经提前达标。比如,根据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年底,全市共有托育机构977家,可提供托位数58801个,较2023年底分别增加225家机构、14292个托位。苏州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从2023年底的3.44个提升至4.54个,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此外,截至2024年底,南京每千人可供托位数达4.7个。同时,南京提出,到2026年底,全市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8个以上。2024年,三亚通过“以奖代补”政策新增婴幼儿托育托位650个并通过验收,使全市千人口托位数提高至4.55个。

  一些城市达标的时间更早,比如根据山东菏泽在2024年1月公布的数据,全市共建设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42646个,千人托位数达到4.91个。截至2024年9月19日,杭州全市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已有1537家,总托位数达5.9万个,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7个。2024年10月,鄂尔多斯公布的数据是全市共有托育机构207家,托位数10789个,每千人拥有托位数达4.86个。

  也有一些城市仍然需要加紧托位的建设,但2025年底达标的难度也不大。比如,截至2024年末,重庆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19个,比2023年增加0.91个。2024年,青岛已有托位数43686个,每千人口托位数4.21个,入托人数1.9万人。2024年,长沙全市新增普惠托位7270个,千人托位数达到4.26个。

  “从现实情况来看,不同省市、不同区域的托位建设存在显著不均衡现象。目前还没有达标的地区,可以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辖区居民托育服务需求,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引导幼儿园向下延伸,在盘活存量的同时,激发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持续扩大增量。”史薇表示。

  从“有得托”到“托得起”

  地方托位建设尤其是普惠托位数量的增长,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根据2024年发布的“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建设项目,采用定额补助的方式,按每个新增托位2万元的标准给予支持。

  一些省份也会给予省级补助。例如福建省2022—2023年每年安排财政资金,为每个新增托位提供省级补助1万元。2025年7月的消息显示,该省财政下达补助资金500万元,按照每个托位0.5万元补助标准,支持改造新增幼儿园托位,以更好满足婴幼儿家庭托育服务需求。

  目前来看,各地托位数量建设会逐步达标。但是,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陆杰华认为,部分托位与需求人群居住区域不匹配,“一刻钟服务圈”覆盖不足,尤其农村地区普惠托育建设滞后。此外,一些普惠托育机构的价格虚高,与家长的心理预期有差距。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多家托育机构,发现各个托育机构在费用这一块有比较大的区别。

  一家位于重庆的高端托育机构的西蒙老师告诉记者,他们的收费是8940元一个月,最低1.5岁可以入学,但必须能够独立行走。

  “我们的收费确实是比较高的,但是我们是全英文教学,一个班级15个孩子,会配备4个老师。”西蒙老师表示,他们会培养孩子主动做一些事情,包括换尿不湿、扔尿不湿等。

  一家普惠托育机构的莫娅老师表示,他们招收的托育学生,最低年龄线为2岁,收费则是每个月2200—3200元不等。“我们会给一个托育班配备两位老师和一位保育员,还有护士、生活老师等,另外每周邀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入园坐诊1次。”

  另外一家普惠托育的唐老师表示,他们的托育班每个月收费为2350元,包括三餐两点、中文课程、英文课程、感统课程等, 一个班配备三个老师和一个保育员。

  而从家长采访来看,能够承受的托育价格也各有不同,有的家长认为一个孩子每个月托育最好不超过1500元,也有家长可以为孩子托育每月花费7000—10000元。

  “我把孩子送去托育每月花费是7290元,一方面离家近,另一方面教育质量好,是英文教学,”一位两岁孩子的家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我非常看重机构的教学环境和师资力量,如果质量够好,每个月1万元都是可以接受的。”

  除了不同托育机构价格差别很大,即使是普惠托育,也会因为各地收入不同而存在不同的指导价格,一般来说,普惠托育占收入的比重在30%—40%之间,因此一些地方的普惠托育价格不超过1000元。

  比如,根据榆林市吴堡县卫生健康局在2024年11月发布的关于普惠托育服务价格认定的通知,提出按照城镇普惠托育服务价格应不高于该县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不含餐费),折算到月不高于920元/月。农村普惠托育服务价格应不高于该县上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不含餐费),农村普惠托育服务价格折算到月不高于360元/月。

  由于收费价格相对较低,使得除非补贴足够且及时到位,否则农村的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会相对不足。

  史薇认为,完善托育服务体系,应该精准实施奖补政策,激发普惠托育机构活力,加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大力推进托幼一体化服务,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幼儿园托班、用人单位办托等多种方式的托育服务,在婴幼儿集中的小区“家门口”建设一批质量可靠、就近就便的托育设施。

  结构性问题待解

  在“有得托”和“托得起”之外,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托得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后了解到,很多家长对于托育的最大担忧之一就是质量。

  根据艾媒咨询今年6月发布的报告,近半数育儿者对托育服务有需求,但受访者对于目前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不满意的主要因素包括费用高(37.89%)、师资力量欠缺(35.79%)。除此之外,受访者还对托育机构的安全性、环境设施等方面存在顾虑。

  一位两岁男孩的妈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她在不久前将孩子送到了家附近的托育机构,4000元一个月,希望孩子可以有一个学习和玩耍的空间和环境,“我对于孩子的安全是最看重的”。

  由于托育的孩子年龄较低,一些孩子还不能充分的表达意见,提供监控或者在群里发孩子的视频,就成为托育机构吸引家长的手段之一,此外还有邀请家长参观、开展志愿活动等等。

  唐老师表示,他们会提供幼儿园大厅实时监控。“另外我们会在群里发送孩子的状况。”

  然而,很多家长对于托育仍然未能完全放心,这使得“托位建好又闲置”的新闻并不少见,一些地区的托位闲置比例甚至在50%左右。尤其是一些相对高价的托育机构,在提供更优秀的师资和环境的同时,也需要面临成本高企的问题。

  “维持托育机构的高质量服务需要较高的成本,包括师资培训、设施设备更新、场地租赁等,”西蒙老师表示,“越来越多的托育机构设立,对我们这种相对高价的托育机构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家长在选择托育机构时,会综合考虑价格、服务质量、专业性等多方面因素,普惠托育机构价格优势明显,吸引了一部分家长。”

  不过,几乎所有的托育机构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他们认为未来的托育市场还是非常广阔的。

  史薇认为,针对当前各地托育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要推动托育标准统一化,明确师生配比、课程设置、安全规范等核心要素,运用智慧化手段,完善全流程监管机制。

  “托育服务人才供给不仅要弥补数量缺口,更要提升质量层次。尤其要把好托育行业从业人员‘入口关’,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行业人才要素保障支撑,通过开发配套教材、建立实训基地、设立岗位实习制度,打造以‘保教一体、医育融合’为目标的专业人才队伍。”史薇表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