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械多元支付生态正加速落地。近期,2025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工作正在进行。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目录调整中增设了商保创新药目录,这也是国家医保局首次制定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
在中国医改版图上,上海始终扮演着探路者的角色。8月初,上海印发《关于促进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的若干措施》,推出18条新措施,进一步激发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发展潜力。业界认为,上海医保商保融合改革已进入制度重构与利益再平衡的“深水区”。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创新药支付几乎依赖医保一条腿走路。健睿康诺咨询业务负责人黄东临指出,尽管我国建成了覆盖14亿人的全民医保体系,但基本医保体系保障有限,难以负担高价创新药。破解之道在于构建“多方风险共担、数据互联互通、支付工具创新”的可持续生态圈,其中商保是撬动生态的关键支点,而政府需在政策设计、数据开放与跨部门协作中发挥核心作用。
政策红利的释放,推动各类支付工具加速涌现,惠民保、商业保险、慈善赠药及药企共付等创新支付工具已逐步形成多元供给格局。其中,惠民保以其低门槛、广覆盖的特点,成为许多患者补充保障的选择,通过将部分创新药纳入保障范围,减轻患者用药压力。商业健康保险作为重要补充,通过开发针对性产品,试图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保障。慈善赠药项目则聚焦贫困患者,通过药企捐赠、公益组织运作的模式为困境中的患者免费提供药品援助。药企共付则通过引入疗效保险、分期付款等多样化的创新形态,从支付节奏、风险分担等维度,为患者减轻即时经济压力。
然而,多元支付体系在实践中仍面临碎片化难题。患者往往需要在不同渠道、不同机构间奔波,了解、申请各项支付福利,流程繁琐复杂。不同支付工具之间缺乏有效协同,无法形成强大合力,这既影响了支付效能的发挥,也制约了创新药多元支付生态的进一步完善。
医保与商保协同发展,重点瞄准群众反映强烈的“结算难”问题。针对这一痛点,行业内已开启整合探索,一批平台企业凭借技术优势与资源整合能力,成为连接支付工具与患者需求的生态整合器。以镁信健康打造的一码直付平台为例,该平台聚合了医保之外的多种支付方式,将惠民保、商业医疗险、带病体保险、金融分期、慈善赠药等多样化支付方案集中呈现,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平台还推出组合支付功能,支持患者选择多种支付方案同步理赔结算。
“创新药械的发展增长离不开商保的支付,理想的商保对于创新药械市场的贡献率在44%左右,这样才能使中国的创新药械市场规模达到较高的水平。”在近期举办的陆家嘴金融沙龙上,镁信健康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创新官冯昊指出,目前中国创新药械支付体系正在从基本医保“单轨制”转向未来的多元支付机制,但现实的一些问题还是需要同步解决。
创新药械支付体系的重构,不仅是政策的调整,更是产业发展的新起点。业界人士指出,未来应推进医保目录与商保创新药目录在定价机制、准入顺序、支付方式等方面实现更高效衔接,既保障医药企业获得合理的商业回报,激励创新投入,也确保患者能够尽早用上、用得起创新药。在实施过程中,还需加强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完善价格保密机制等配套措施,为“双目录”协同发展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