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基金安信成长动力一年持有混合(009880)披露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基金利润1509.49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1494元。报告期内,基金净值增长率为13.82%,截至上半年末,基金规模为1.14亿元。
该基金属于偏股混合型基金。截至9月3日,单位净值为1.283元。基金经理是聂世林和孙凌昊。
基金管理人在中期报告中表示,下半年顺周期类行业投资机会更加值得关注:自2022年以来,国内PPI长期为负,工业企业利润承压,投资者自发规避与国内经济beta强相关的公司,形成杠铃投资结构,只投资国内宏观弱相关的方向,包括红利、出海、海外科技映射等,这导致顺国内经济周期类的公司业绩和市场表现持续落后。但自“反内卷”政策出台以来,我们看到了更加明确的行动目标和更为有力的推进节奏,结合国内价格指数螺旋下行的压力,以及下半年海外需求的不确定性,我们认为这一次政策的决心和力度都可以期待,如果能够切实落地,结合潜在的促进内需政策,相关行业的供需状况有望得到实质性缓解,国内价格指数也有望形成向上的拐点。
具体方向上,我们看好供给相对缺乏弹性的细分行业:第一是地产基建强相关,比如钢铁、水泥、玻璃、部分高端白酒、化工、重型机械等,这些方向的供给格局已经经历了数年的洗礼,随着下半年货币政策空间的打开和潜在宏观政策的落地,边际上的产品价格弹性会非常高,从而构造业绩拐点,本基金会寻找合适的估值机会增加配置;第二是上游周期品,包括铜、金、电解铝等,这些方向一方面受益于弱美元周期及海外局势动荡,一方面会受益于即将到来的国内复苏周期。
创新药、AI、新消费等成长方向长期看好,短期根据业绩兑现情况及估值水平调整,创新药、AI、新消费等方向充分体现了我国制造业积累和工程师红利,在不利的外部环境下仍然取得过硬的成果,是我们长期跟踪与看好的方向。但经过上半年的大幅上涨,部分细分方向以及个股透支预期,出现泡沫化的迹象,本基金会综合考虑成长空间、业绩兑现程度和估值水平,动态调整仓位。

截至9月3日,安信成长动力一年持有混合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8.26%,位于同类可比基金537/607;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3.22%,位于同类可比基金447/607;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36.83%,位于同类可比基金375/604;近三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3.54%,位于同类可比基金253/495。

通过所选区间该基金净值增长率分位图,可以观察该基金与同类基金业绩比较情况。图为坐标原点到区间内某时点的净值增长率在同类基金中的分位数。

从基金股票资产的估值角度来看,以最新中报数据计算,2025年6月30日,该基金持股加权市盈率(TTM)约为7.89倍,同类均值为33.74倍;加权市净率(LF)约1.84倍,同类均值为2.47倍;加权市销率(TTM)约0.97倍,同类均值为2.07倍;三项估值均低于同类平均水平。



从成长性角度看,2025年1-6月,基金持有股票的加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TTM)为0.06%,加权净利润同比增长率(TTM)为0.36%,加权年化净资产收益率为0.23%。



截至6月30日,基金近三年夏普比率为0.2939,位于同类可比基金85/468。

截至9月3日,基金近三年最大回撤为33.9%,同类可比基金排名302/483。单季度最大回撤出现在2022年一季度,为18.84%。

据定期报告数据统计,近三年平均股票仓位为91.63%,同类平均为85.36%。2022年三季度末基金达到93.58%的最高仓位,2021年上半年末最低,为80.62%。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基金规模为1.14亿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基金持有人共计5785户,合计持有9231.61万份。其中管理人员工持有12.07万份,占比0.13%,机构持有份额占比0.00%,个人投资者占比100.00%。

截至2025年6月30日,基金最近半年换手率约75.48%,持续4年低于同类均值。

该基金持股集中度较高,近2年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长期超过60%。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基金十大重仓股分别是宁德时代、小米集团-W、紫金矿业、贵州茅台、五粮液、腾讯控股、洛阳钼业、迈瑞医疗、三生制药、药明康德。

核校:张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