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4 16:53:51 股吧网页版
国家能源集团西藏公司:在地球“第三极”书写绿色答卷
来源:中国煤炭网 作者:林永秋

  国家能源集团西藏公司始终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融入发展血脉,在雪域高原的江河源脉、草原林海之间,用坚守与担当,书写出一幅碧水蜿蜒、绿草如茵、林海起伏的壮美生态答卷。

  守卫江河动脉,永葆生态活水

  西藏的江河发源于圣洁雪山,融化为水汇成的溪流如大地血脉,在高原蜿蜒流淌。作为“亚洲水塔”,这些河流不仅是生命源泉,更是维系生态平衡的关键,滋养着这片高天厚土。

  2015年,为破解林芝地区严重缺电难题,西藏公司建成投产尼洋河多布水电站。这座总装机12万千瓦的水电站,10年间累计发电39亿千瓦时。

  电站建设过程中,西藏公司投入6500多万元,同步建起一座鱼类增殖放流站和一条长达1100米的鱼类洄游通道,专门保护尼洋河特有鱼类。鱼道利用竖直隔板分隔出多个梯级,精准控制流速,配合诱鱼灯光、模拟自然的水声,编织成引导鱼类洄游的“生命信号”。每年3月至6月繁殖期,电站主动泄放库水、开启鱼道,即使放弃部分发电用水,也要为鱼类的生命延续创造有利条件。

image.png

图为西藏尼洋河多布水电站

  在水电站左岸下游,占地48亩的鱼类增殖站同样功不可没。这里设施完善,拥有亲鱼培育、催产孵化、鱼苗培育等多个车间,以及循环水处理、水质调控等先进系统。自2018年起,西藏公司每年组织员工和社会爱心人士开展放流活动,将自主繁育的巨须裂腹鱼、异齿裂腹鱼等本土鱼苗小心翼翼地送归尼洋河。如今俯身河畔,常可见成群鱼苗摆尾游弋,为高原河流注入了新的生机。这一举措,不仅有效改善了尼洋河流域生物种群结构,维护了生物多样性,也净化和改善了水质,为青藏高原水系生态环境筑牢了防线。

  针对厂区生活污水,尼洋河公司构建了“格栅过滤—生物降解—深度净化”的全流程处理体系,并把再生水用于绿化灌溉和道路清扫,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2022年,面对库区增多的漂浮物,该公司及时组织专业团队勘研实施拦污漂工程,并开展河道及大坝垃圾清理志愿活动,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保障机组运行安全。

  每年世界环境日,总能看到西藏公司“红马甲”志愿者活跃在林芝的街头河岸:发放环保手册、耐心答疑解惑、组织清理垃圾。

  不论是建设水电项目,还是开发风、光等清洁能源项目,西藏公司始终将环保规划置于首位:前期扎实编制环评与水保方案,深入分析植被、水土、生物栖息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工程建设中严格执行环保标准;投运后建立长效监测机制,实时跟踪环境指标,开展后评价并及时整改,确保在提供清洁能源的同时,全力保护生态环境。

  如今,站在多布水电站观景台远眺,库区水面倒映着雪山流云,沿途驻足的旅客、鱼道中捕食的水獭、大坝旁出没的黄喉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幕幕场景,生动诠释着西藏公司“开发一个项目、形成一处景点、美化一片环境、拉动一地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的发展理念。

  呵护草原绿毯,筑牢生态根基

  藏北羌塘草原辽阔无垠,平均海拔4500米,有着“世界屋脊”之称,孕育着藏羚羊、藏狐等众多野生动物,更养育了一代代藏家儿女。但因其生态脆弱,一旦破坏便难以恢复,因此草原保护十分重要。

  在那曲聂荣县,国家能源集团的对口支援已持续23年。在做好脱贫攻坚和巩固乡村振兴成果的同时,国家能源集团积极开展生态帮扶项目。2019年,投入50万元实施桑瓦玉则生态示范村牧场保护,通过围栏封育、轮牧休牧等措施,有效遏制草场退化;2019至2021年,累计投入530万元保护怒江水系水源点,修建防护设施,加强水源涵养,保障水质安全;2022年,投入138万元用于生态文明示范县生活垃圾分类设备采购及绿色基金项目,推广垃圾分类,推动绿色生活方式。常态化开展环保教育,每年环境日深入牧民家中开展宣传活动,将生态文明的种子播撒进牧民心田。

  2023年底,当时全球海拔4500米以上最大的风电项目——西藏公司那曲欧玛亭嘎100兆瓦风电项目在那曲市色尼区建成投产,为那曲人民带去温暖,让藏北羌塘的同胞告别寒冬。在施工前,该公司通过反复勘测,优化道路与机位布局,充分利用原有场地,最大限度减少开挖和弃土。施工期间严格管控作业边界,避免对周边草甸造成压占和破坏。

  该项目投产后,及时实施草皮恢复与水土治理,持续开展监测。雨季前组织专业队伍平整场地、覆盖腐殖土,并精选适宜高寒、耐瘠薄的草种,到雨季和温度合适时组织播撒。因大型机械无法进入恢复区域,工人们常背着草籽布袋,徒步在脆弱的土地上交叉播撒,之后轻轻耙土覆盖,定时查看土壤墒情。

image.png

图为西藏公司那曲欧玛亭嘎风电场

  如今,一排排风机在蓝天下缓缓转动,风机下施工痕迹被新绿覆盖,牦牛悠然觅食,藏羚羊、藏狐不时穿梭,构成工业文明与原始生态共生的壮美画面。

  在林芝朗县冲康“光伏+储能”项目的建设中,生态协同的理念同样彰显。项目完工后,西藏公司组织建设者们在光伏矩阵下方精心播撒适应当地气候的草籽。曾经裸露的山坡,在阳光雨露的润泽下,新绿悄然蔓延。湛蓝的光伏板与茵茵绿草相映成趣,清洁能源的生产与高原生态的修复在这里达成了完美的统一。严格的施工边界划定、施工后及时复垦、设置临时排水沉沙设施、覆盖材料堆场、分类清运垃圾、定期维护水保设施。

  培育森林氧舱,赋能绿色未来

  西藏公司积极拓展生态文明建设地域空间,协同地方政府共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2022年3月,西藏公司与拉萨市林草局签约,承担起达孜区邦堆乡叶巴村片区2106.1亩的造林任务,为建设“青山拥南北,绿脉系名城”、生态宜居的高原省会城市贡献力量。

  环抱拉萨的南北山岩石裸露、植被稀疏,作业面临高海拔、高边坡、浇水难三大难题。现代化机械在这里几近失灵——绝大多数作业面坡陡石多,车根本上不去。山下堆积如山的48万株油松、山杏、紫穗槐、江孜沙棘树苗,该如何运抵山脊?

  反复勘察后,西藏公司作出了一个看似退回传统、实则充满智慧的决定:“上马!”于是,一队队驮着树苗的马匹,在晨曦薄雾中向着山脊进发。赶马的藏族汉子们面容黝黑,手中紧攥缰绳,以沉稳的吆喝声引导马匹在陡坡上艰难攀行。空气稀薄,人和马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高反,苗木随山路颠簸晃动,行走一段就必须歇脚。

  树苗上了山,浇水的问题开始凸显。山高水远,干旱蒸发强烈,新苗极易干枯。人工背水效率极低,远程泵送水水压又不足。为确保苗木成活,必须建立可靠的灌溉系统。西藏公司迅速组织勘测水源、设计管线,最终决定配套建设蓄水池,并铺设灌溉管道。材料依然靠马匹驮运,施工则全靠人力在陡坡上完成。接管、加固、试压……每一米管道都凝结着建设者的汗水。当清水终于通过管道涌向树苗时,欢呼声回荡在山谷中。

image.png

图为西藏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

  2023年6月21日,随着最后一批树苗栽种完成并得到及时灌溉,西藏公司成为首批完成苗木初植任务的央企。从精准挖坑整地、严把苗木质量关,到科学栽植、精心养护,再到配套建设4座100立方米蓄水池、铺设16万米灌溉管道,每一个环节都倾注着建设者超乎寻常的心血。

  这不仅是一项生态修复的攻坚战,更是一条惠民的纽带。西藏公司在项目建设期吸纳当地劳动力约9000人次,大量就地采购的苗木,实实在在鼓了百姓的钱袋子。

  西藏公司秉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精神,持续推进做好苗木管护、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各项工作。

  绿色信念已深植于西藏公司每位职工心中。每年植树节,他们都会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挥锹铲土、搬运树苗、填土踩实、提水浇灌……以实际行动守护高原的山川草木。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