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科技自主叙事深化、关税博弈助推国产替代、科技创新政策持续发力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科技板块强势领跑,成为年内行情的重要主线。在这一趋势中,科创系列指数也持续吸引着众多投资者的关注。
从市值规模看,上证科创板规模指数系列包括科创50、科创100和科创200。据Wind统计,截至9月3日,上述三只科创板规模指数今年以来分别上涨32.11%、45.17%、50.30%,领涨A股各大宽基指数。自去年“9·24”行情以来,三只指数涨幅已全部翻倍。其中,科创200指数以近127%的涨幅领跑,体现出“高弹性、高锐度”的鲜明特点。
科创200指数由科创板中市值较小且流动性较好的200只证券组成,紧密围绕新质生产力方向布局,新经济行业、战略新兴行业权重占比超九成。从行业分布来看,截至9月3日,科创200指数行业权重排名前五的申万二级行业(及权重)分别为半导体(22.07%)、化学制药(8.02%)、医疗器械(7.57%)、自动化设备(6.16%)、通信设备(5.73%),行业权重占比合计49.55%,具备较强的科创属性和良好的成长性。
广发证券认为,科创200高弹性的背后是更好的成长性以及高强度的研发开支的支撑。在该指数的成分股里,聚集了大量“小而美”的科技新锐,超过40%的成分股被认定为“专精特新”企业。根据Wind一致预期数据,科创200指数2025年、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80.07%、70.92%,这一预期增速明显高于同期的科创50(73.07%、49.36%)和科创100(205.69%、57.14%)。2024年年报显示,科创200指数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的中位数达12.62%,持续的高研发投入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近期以科技板块为代表的权益市场波动略有加大,对此,中泰证券在8月31日发布的报告中表示,近期科创、创业板资金承压,但考虑到10月四中全会有望推出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十五五”规划,科技板块的中期逻辑依旧坚实。若9月出现调整,应视为中期布局科技的战略性机会。
为助力投资者便捷把握科技创新投资机遇,公募基金也围绕科创200指数积极布局。据悉,目前已有广发上证科创板200ETF等新基金获批,市场的短期调整或有益于新基金把握科创小盘机会。Wind统计显示,广发基金自2019年开始管理科创板相关产品,目前旗下共有9只(含场内、场外)跟踪科创板指数的相关基金,跟踪标的包括科创50、科创100、科创创业50、科创板成长、科创板人工智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