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第十五届智博会新闻发布会在宁波举行。第十五届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聚焦“AI赋能,数智向新”的主题,全面展现人工智能在产业创新、城市治理、民生服务中的深度融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本届智博会总体规划布局超3.5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设置AI领航、AI+制造、数智场景、数智生态、数智能源、AI+磁光电产业链生态等六大主题展馆。
据宁波市副市长李关定介绍,本届智博会首次设立人工智能与具身智能展区,创新展示人形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及智能全屋生活三大领域技术产品创新和应用落地。
同时,本届智博会首次设立浙江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展区,齐聚省内六家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协同展示AI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检测等制造全链条的深度应用。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詹佳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浙江分业实施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杭州、宁波、绍兴、金华、温州、丽水等6个市成为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组织纺织印染、智能电气等17个行业3476家试点企业实施数字化水平2.0及以上的改造。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要求以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领域为重点,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目前,浙江正全力打造人工智能万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智能机器人、类脑智能、AI服务器、AI眼镜等智能终端和智能体应用,推动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落地。
根据浙江省经信厅公布数据,2024年,浙江全省规上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业收入5796亿元,同比增长11.6%,今年上半年3158亿元,增长22.6%。目前,浙江共有规上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企业1677家。
据詹佳祥介绍,浙江正开展人工智能+制造业试点,聚焦“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启动萧山区、鄞州区、乐清市、柯桥区、路桥区5个省级试点,涉及化纤、印染、汽车零部件、电机、电气等细分行业,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同时,打造“AI+制造”新范式,支持杭州、宁波争创国家人工智能行业应用中试基地,争取国家试点。
宁波作为浙江省“双城记”重要一极,正在构建人工智能创新生态体系,大力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2024年,宁波数字经济全量增加值达到9904.2亿元,占GDP比重达54.6%;今年上半年,宁波人工智能产业产值增长19.2%,引领规上工业增长。
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王懿栋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宁波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的数智化解决新方案。在全国率先发布《“人工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首批发布制造业典型场景63个。国产智驾芯片、高阶传感器、AI消费终端、具身机器人等一批标志性产品相继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