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4 23:11:30 股吧网页版
首次!我国科学家 最新发现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据央视新闻,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近日该校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研究团队通过深入分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洞察号(InSight)探测器记录的数据,首次确证火星内部存在一个半径约600千米的固态内核,并揭示其主要成分构成可能是富含轻元素的结晶铁镍合金。

  另据新华社8月30日报道,一项新发布的研究显示,火星地幔中散布着大量巨型物质团块,被认为是约45亿年前天体撞击火星后残留的碎片。这一发现为了解火星内部结构及早期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分析了美国航天局“洞察”号火星探测器在2018年至2022年执行火星探索任务期间收集的火星震数据,并利用震波在不同物质中传播方式的差异推测火星内部构造。此前,研究团队已借助这种方法测算了火星地壳、地幔和地核的大小、深度与成分。

  结果显示,火星地幔中散布的巨型物质团块直径可达4公里。这些团块很可能源自火星早期遭受的大规模天体撞击。撞击释放的巨大能量让地壳和地幔被大面积破坏,形成岩浆海,并将部分撞击体和火星自身碎片推入地幔深处。与地球不同,火星缺乏板块构造活动,其内部物质循环缓慢,因此这些结构得以保存至今。

  论文主要作者、帝国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康斯坦丁诺斯·哈拉兰布斯表示,团队从未以如此清晰、细致的方式观察过一颗行星的内部构造。在火星地幔中发现的这些古老物质团块表明,火星内部构造在数十亿年间演化极为缓慢。

  研究人员指出,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了解火星的地质历史,也为探索金星、水星等同样缺乏板块构造活动的类地行星的内部结构提供了借鉴。

  “洞察”号于2018年5月发射升空并于当年11月在火星艾利希平原成功着陆。其主要任务是了解火星的内部结构,探究火星震和火星内核等。“洞察”号任务于2022年12月结束。据美国航天局介绍,“洞察”号服役期间,其搭载的测量仪共记录到1300多次火星震。

  相关研究已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社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