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4 23:32:40 股吧网页版
国家部委首份!支持深圳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
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支持深圳建好用好国际红树林中心,支持深圳建设国土空间地质安全风险防控重点实验室,支持深圳承担海洋领域重大科技专项,支持深圳建设国际海事仲裁中心,支持深圳创新低效用地盘活政策,支持深圳将低空等自然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加快建设“天空之城”,支持深港建立健全2050+城市发展愿景交流合作机制,携手打造世界一流双城都市区,支持深圳与中山、东莞、惠州一体化、同城化协同发展……

  近期,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深圳进一步全面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这是中办、国办《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后,国家部委出台的第一份支持深圳深化改革的文件,也是自然资源部给予深圳的第一份城市空间治理综合改革方案。

  9月4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产耀东介绍了《若干措施》有关情况和重大意义,深圳市委改革办副主任孙华明、国际红树林中心临时秘书处秘书长鲍达明、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孔繁昌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聚焦优化提升“五大空间”

  量身打造超大城市空间治理综合改革方案

  “《若干措施》的出台,充分体现了自然资源部对深圳的信任、关心和厚爱,也对深圳更好发挥‘经济大市挑大梁’责任、当好自然资源领域改革先锋、高水平打造现代化人民城市赋予了更大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产耀东表示,《若干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创新性、引领性,为深圳量身打造了一套前瞻引领、系统集成的超大城市空间治理综合改革方案,对于深圳破解超大城市发展难题、提升空间要素保障能力、增强优势地区发展动能、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产耀东介绍,《若干措施》共提出五方面20条改革举措,聚焦支持深圳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打造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典范的目标,优化提升自然生态空间、存量土地空间、海洋经济空间、数字智慧空间和区域协同空间等“五大空间”,牵引推动空间治理向绿色低碳、集约高效、精细智慧、安全韧性、一体融合加速转型,加快打造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具体来说,在精细治理自然生态空间方面,《若干措施》支持深圳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高标准安全,让绿色与安全成为城市最重要的底色;在创新激活海洋经济空间方面,《若干措施》支持深圳贯彻落实海洋强国战略,坚持海陆一体、统筹联动,在海洋科技创新、产业经济、资源利用、全球治理等领域做优做强,推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新突破;在集约利用存量土地空间方面,《若干措施》支持深圳聚力城市内涵式发展,统筹做优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提升城市发展集约度和综合承载力;在创新打造数字智慧空间方面,《若干措施》支持深圳加快空间治理数智化转型,充分发挥空间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引领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在一体构建区域协同空间方面,《若干措施》支持深圳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更大区域内优布局、促联通、谋发展。

  深港共谋2050+城市发展愿景

  面向未来打造世界一流双城都市区

  孔繁昌表示,《若干措施》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在深圳规资海洋领域的具体实践,为深圳进一步全面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实现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路径指引。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是城市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将充分发挥规划统筹引领和要素支撑保障作用,加快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坚定不移构建一体化空间格局,走好城市群、都市圈发展道路,以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牵引,联合香港共同开展2050+城市发展愿景研究,高水平规划建设好前海、河套等重大平台,面向未来打造世界一流双城都市区,大力推动城市群、都市圈同城化发展。

  坚定不移打造安全宜居之城,树牢宜居城市理念,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筑牢城市安全韧性防线,打造全龄友好型城市,让有温度、有活力、有特色的人民城市不断出新出彩。

  坚定不移厚植自然生态底色,坚持生态惠民、保护优先,以建好用好国际红树林中心为牵引,深入实施“红树林+”行动,纵深推进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生态建设,让高密度城市中的自然生态更可亲近、可感知、可互动。

  坚定不移推动内涵集约发展,重构存量土地再开发体系,推进集中连片区域开发建设,创新立体复合利用和存量建筑功能转换路径,不断提升城市发展集约度。

  坚定不移激活蓝色经济动能,挖掘“三湾一洋”无限潜力,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围绕海洋开发集聚高端科技创新资源,大力发展海工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邮轮游艇等海洋旅游业,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构建具有深圳特点和优势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坚定不移创新空间智慧治理,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等科技浪潮,拓展“空间+AI”多元应用场景,充分发挥空间数据对低空经济、智能无人体系的服务支撑作用,加快打造“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