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推出全球首款商用三折叠手机后,华为于9月4日推出全球第二款商用三折叠手机——Mate XTs非凡大师,在三折叠形态上实现了进一步突破。实际上,自8月27日华为官方微博发布发布会官宣海报以来,这款手机便备受瞩目。发布会前,华为通过多轮预热活动,成功将大众期待值推向高潮。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发布视频,曝光Mate XTs非凡大师的外观及全新皓白配色,尽管仅展示了背面,但三折叠结构依然清晰可见。
与以往手机发布会对芯片配置避而不谈不同,《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此番是华为的麒麟芯片在时隔四年后再次公开亮相。

麒麟芯片高调回归
“华为Mate XTs非凡大师搭载了麒麟9020芯片,经过系统级深度优化,性能实现突破,整机性能提升36%。”余承东在发布会上介绍道。
值得注意的是,麒麟芯片上一次出现在华为发布会还是在2021年。自2019年美国对华为实施制裁以来,麒麟芯片一度面临断供困境。2019年5月,美国将华为及其附属公司列入“实体清单”,2020年制裁进一步升级,导致华为无法从台积电等代工厂获取芯片,麒麟芯片的发展因此受到严重阻碍。
2023年秋,华为Mate 60系列产品悄然上线,标志着华为成功突破了美国的制裁封锁。2024年,华为Pura 70系列手机进军国际市场,业内拆机显示,其搭载了新的海思麒麟9000S和最新的麒麟9010芯片。然而,在手机的“关于本机”页面,芯片型号却一直被“隐藏”处理。
直到最近,有消费者发现,华为Pura 80系列手机在升级到HarmonyOS 5.1.0.217或更新版本后,“关于手机”页面明确标注了“麒麟9020”。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对记者表示,过去四年,华为在芯片上的“沉默”,本质是应对极端制裁的防御性策略。在供应链安全未稳时,模糊化处理能最大程度降低技术细节暴露的风险。如今主动亮出“麒麟9020”型号,无异于向全球宣告:国产芯片已突破关键瓶颈,从设计到制造的全链路可控性今非昔比。华为此次“亮芯”,是一场向世界展示中国科技产业韧性与实力的“阳谋”。它标志着华为及其代表的国产半导体产业链,从技术上的“不可说”走向了“可以秀”,从追求“替代”走向了引领“创新”。这不仅是一个科技事件,更是一个蕴含巨大信息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符号。
天使投资人、人工智能专家郭涛表示,此次华为高调官宣麒麟芯片回归,标志着其已突破美国技术封锁下的核心瓶颈,实现芯片设计与制造的全链路自主可控。从产业维度看,这是中国半导体产业链韧性与创新能力的集中验证——通过架构创新、EDA工具链重构、材料工艺迭代及国产设备适配,构建起技术闭环。此举不仅重塑了高端手机市场的竞争格局,更向全球传递出中国硬科技突围的信号。搭载鸿蒙5的软硬协同体系,将加速AI算力下沉与分布式计算落地,为万物互联时代提供自主可控的底层架构。长期而言,这将倒逼国内半导体生态加速完善,推动国产替代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级跃迁。
销量登顶
就在华为发布Mate XTs非凡大师之际,知名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可折叠手机市场出货情况报告显示,华为以45%的市场份额成功登顶全球第一,比第二名摩托罗拉(28%)高出17个百分点。其中,华为Mate X6机型表现尤为突出,在2024年第二季度华为折叠手机总出货量中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自2019年在MWC2019上发布旗下首款折叠屏手机Mate X以来,华为成为全球首批发布折叠屏手机的厂商之一,并由此开启了其在折叠屏市场的深度布局。
在产品形态上,华为不断探索创新,推出了多种类型的折叠屏手机。除了上文提到的三折叠机型,还有经典的左右折叠和上下翻折款式。不同的折叠形态满足了不同用户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例如,左右折叠机型凭借展开后的大屏幕,深受商务人士喜爱,方便他们在移动办公场景中处理文档、查看报表;上下翻折机型则以小巧便携又兼具大屏显示的特点,吸引了追求时尚与便捷的年轻消费者。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为498万台,同比增长12.6%。华为持续扩大领先优势,上半年以374万台的出货量占据了75%的市场份额,创历史新高,累计出货量更是突破1000万台。这一系列数据充分证明了华为在全球折叠屏市场的统治力,不仅在中国市场牢牢占据主导地位,还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广泛认可,出货量持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