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5 00:02:20 股吧网页版
【智库观点】慢生活中的经济密码 为何四川可以率先推进休闲金融?
来源:金融投资报

  在金融与生活交融日益紧密的今天,“休闲金融”这一概念的提出,正逐步拓展人们对金融功能的传统认知,赋予金融以更多生活化、人文化的内涵。

  四川凭借其深厚的休闲文化底蕴,与“休闲金融”这一概念高度契合,呈现出独特的发展优势。面对休闲产业的迅猛崛起和金融科技的持续赋能,两者的交汇融合正在催生新的产业形态与投资机遇。

  为此,金融投资报记者特邀金融博物馆理事长、全联并购公会创始会长王巍,展开一场关于“休闲金融”底层逻辑与未来前景的深度对话。

  本次专访中,王巍将从概念界定、社会动力、地域特色、产业协同及公众教育等多个维度,全面剖析休闲金融如何成为衔接金融资源与品质生活的创新桥梁,并将针对四川这类兼具休闲传统与发展潜力的地区,提供具有前瞻性和实操性的专业见解,助力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转型升级。

  王巍

  金融博物馆理事长、全联并购公会创始会长

  记者提问

  您为什么会提出休闲金融这个概念?您觉得该如何定义休闲金融?

  王巍:最早提出休闲经济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凡勃伦,他在1899年写了一本《有闲阶级论》的书,提到社会出现了“炫耀式消费”,引发了对有闲阶级和休闲社会的关注。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在《丰裕社会》一书中系统地讨论了丰裕条件下的“休闲与生活质量”,并提出“私人富足与公共贫困”的结构性问题。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在1965年将“闲暇时间配置”纳入人力资本框架,揭示了休闲如何影响技能与创新,被认为是休闲经济学的诞生。

  有了休闲经济,自然要有休闲金融的支持。我在2022年参加省内某知名媒体举办的年会论坛上做了主题发言,建议将休闲经济和休闲金融作为四川经济的核心要素之一,率先研究和推动。休闲经济包括旅游、文创、游戏、娱乐、奢侈消费、影视和长寿社会服务等,休闲金融就是为之提供支持的各种金融服务,包括信贷、基金、保险、并购和数字金融等手段。

  记者提问

  在您看来,休闲金融的兴起反映了哪些社会或经济趋势?

  王巍:人类社会最近两百年的发展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而自工业革命以来,为满足人类物质需求而创造的产品与服务陆续都进入到过剩阶段。现在和未来面对的需求更多是吃喝玩乐和精神层面的多种需求,特别是人工智能发展起来以后,更多超越人类日常生活甚至想象力的新需求被“生成”或“涌现”,如火星探险、模拟人生、脑力存储和时空穿越体验等。

  我们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将处于传统意义上的“休闲”状态上,如何激发休闲社会的人类情感、审美与创造力?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未来,也是休闲金融的关注点。

  记者提问

  四川拥有深厚的休闲文化基因(如茶馆文化、旅游经济、慢生活理念等),您认为金融如何与这些本土特色深度融合,创造出具有四川特色的休闲金融模式?国外或者国内其他地方是否有成熟的休闲金融模式(或者成功案例)值得借鉴?

  王巍:四川基于历史上的富足与文化教养始终是具有休闲与情感的区域基因,也是当下年轻人向往的生活圣地。休闲经济不是设计出来的,是理解和尊重年轻人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提供更为宽容的政策环境,激励面向未来的数字与智能创新,提供更广泛的奢侈消费选择。日本在这个领域里开拓较早,例如谷子经济和长寿创业等,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经验。

  记者提问

  金融机构与休闲产业(如酒店、景区)合作时,常常面临数据共享、利益分配等矛盾。您认为破局的关键是什么?是否有成功案例可供参考?

  王巍:重要的是合作的各方都要理解未来的大趋势,面向未来的发展潜力合作,而不是争夺看得见的利益。潜在的利益需要现实的投资,这是可以比较分析的,在格局和细节上的讨论才是合作的基础。

  记者提问

  休闲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公众金融素养教育的提升,但普通市民对金融的认知仍然存在壁垒,如何才能让金融知识真正融入大众生活?博物馆作为金融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提升公众金融素养方面,可以发挥哪些作用呢?

  王巍:时代变化了,人们的认知也必须改变。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和休闲经济等,都是最近十年才进入社会主流视野的新事物,它们都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我们之前的所有金融知识和生活知识都被重新洗礼,因此,启蒙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如同传统的主流传媒面对数字化和直播模式需要自我改造一样,金融博物馆也需要不断变化和提升。线下馆的网红打卡与线上直播的推广,都是新的挑战。我们期待金融博物馆可以在四川和成都发挥独特的作用,一起影响数字时代和休闲经济的未来。

  嘉宾简介

  王巍

  金融博物馆理事长、全联并购公会创始会长。具有多年海外金融机构工作经验,曾参与创建并主管国有证券公司。创建中国最早的并购顾问公司,帮助大量企业重组、融资、上市和并购,且长期担任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投资委员会专家、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治理专家,20余家境内外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王巍曾长期担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长江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以及美国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等商学院的客座教授。出版有《并购的江湖》、《金融可以创造历史》和《去珠峰》等十几本论著。2010年以来,在北京、上海、天津和香港等城市创建了十几家不同主题的公益性金融博物馆。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