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5 03:26:10 股吧网页版
化流量为增量 演艺经济撬动多元消费
来源:上海证券报

  “这个黄金饰品是和老庙黄金的联名,非常可爱,是五月天元素!”知名乐团五月天的粉丝王小姐向上海证券报记者展示着她新买的饰品。

  9月初,五月天再度在上海开启一连三日的演唱会,不仅现场爆满一票难求,本次演唱会依然在上海“全城联动”,吸引众多粉丝、消费者打卡。豫园股份、东方明珠等上市公司通过多样化的产品服务积极投身这场消费热潮。

  “演出不仅寄托了人们的精神追求——如梦想、偶像认同、情感宣泄与集体记忆,还能带来深层次的情感共鸣。”上海戏剧学院全球城市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李萌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演艺市场热度显著提升,参与人群、消费规模和场域持续扩大。因此,当前服务消费的发展已经呈现情感性、兴趣型、沉浸式、交互性、社交性的新特征。

  因“在场”而幸福演出市场增速迅猛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9月3日,今年全国演出市场票房达201.47亿元,观演人次超4066万。演唱会、音乐节、Livehouse、话剧音乐剧、脱口秀、音乐会、相声曲艺等演出,持续火爆,演艺经济的热力辐射到了更多领域。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演出市场持续红火,全国演唱会票房同比增长约四成。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9月3日,演唱会这一演艺品类已经吸引超2300万人次入场,票房超过165亿元。

  当被问到来看演唱会的感受时,“幸福”是众多受访者频繁提及的关键词。

  8月底,时代少年团“加冠礼”演唱会在上海体育场落幕。“工作之后,生活仿佛成了一个不停转动的齿轮,而演唱会就是让我暂停一下的按钮。”一位来自山西的观众对记者表示,她特地为演唱会攒了很久的假。

  “当我回看演唱会照片的时候,我会想起那天的温度、天气和那天的自己,因此看演唱会对我来说也是青春的回忆。”一位来自浙江宁波的大学生这样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

  对于许多年轻人而言,看演唱会是一项重要的社交活动。更有趣的是粉丝间自发的“礼物社交”。许多粉丝会精心准备大量小手幅、贴纸、糖果等“无料”(免费礼物),在场馆外分发给同好。

  CIC灼识咨询副总监张思诺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以融入特定圈层文化的社交驱动力促进了情绪消费。以粉丝消费为例,粉丝文化兴起的背景下,消费行为已成为粉丝交流和认同的重要方式。

  “我最期待的瞬间就是收到别人塞给我的小礼物以及演唱会喷彩带的瞬间。”一位来自浙江诸暨的观众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现场感”是线下追演唱会的重要体验之一。

  跨城观演带动文旅消费

  数据显示,8月底时代少年团演唱会期间,环演出场馆周边酒店全部订满,总营收环比增长75%;紧邻上海体育场的徐家汇商圈累计客流量近200万人次,总营收超1.45亿元。

  “演艺经济丰富、拓展了情绪消费的产品和市场,情绪消费的潮流也为演艺经济蓬勃发展提供了大众需求和消费土壤。”在谈到情绪消费与演艺经济的关系时,李萌如此说道。

  “因为没买到高铁票,所以我坐了整整15个小时的绿皮火车过来。”一位来自陕西的观众对记者说,像她这样不惜跨越城市、长途跋涉前往观演的粉丝,如今并不少见。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灯塔专业版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大型演出跨城观演比例超60%。

  2024年,五月天乐队的11场上海演唱会共吸引约50万人次观演,其中约60%为外地观众。今年9月初,五月天再度在上海开唱,又一轮联动长宁龙之梦、前滩、陆家嘴等多区域的线下打卡热潮早已开启。其中,豫园股份旗下老庙黄金和豫园商城、东方明珠旗下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相继发布合作单品和快闪展陈,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粉丝打卡、消费。

  大型演出有效拉动了本地文旅经济,带动“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消费,形成“3小时演出撬动72小时消费”联动效应。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演唱会对当地消费的拉动比达到1:4.8,也就是说,如果演唱会门票花费1元,那么同期周边消费为4.8元。

  从“流量爆点”到“消费起点”

  “情绪消费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壮大服务消费的重要内容。”李萌认为,其发展应朝着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提升产品人文内涵,激发大众社会活力等方向来发展,同时要把产品综合社会效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随着观众观演需求日趋多元化,演出市场呈现丰富活跃的生态。在演唱会之外,歌剧、话剧、脱口秀、音乐会等表演形式也得到长足发展。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联合灯塔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音乐剧市场持续增长,票房同比增长15.1%;专业剧场、小剧场新空间等剧场类演出16.05万场,票房收入54.02亿元,观众人数2055.01万人次。

  在港股上市的猫眼娱乐日前发布的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显示,该平台上半年地方曲艺、休闲展览和脱口秀等品类GMV增长均超80%。

  此外,融合多种艺术形式、打破观演边界,并为观众提供深度参与感的沉浸式演艺秀也日渐受到欢迎。根据《2025上海文旅场景消费报告》,宋城演艺运营的上海千古情位列最受欢迎演艺类项目第二名。李萌表示,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影响着演艺行业的内容生产、传播推广和观众接受方式,也对人力资源配置与创作理念提出新要求。

  在演艺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些待解决的挑战与问题也日益凸显:一方面,演出活动面临票务销售规范、活动秩序维护、公共服务短期承压等问题;另一方面,观众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观演需求,对高质量、高水准的演艺作品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推动大型演出从“流量爆点”转化为“消费起点”,也值得城市管理者思考。上海文旅产业研究院专职研究员张雪撰文称,应该通过系统的消费延长策略,实现从“一时热闹”到“持续收益”的转变。例如,注重业态融合、延展窗口拉长消费、通过UGC传播创造长尾价值等。

  东方明珠旗下拥有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等多个文化旅游资源,在演艺场馆经营业务方面,公司立足场馆运营,积极探索演出演艺产业链的延伸及市场营销和用户运营。

  “演艺经济是文旅市场内容产品供给的重要领域,政府应加强引导,企业应着力创新产品,行业协会应发挥要素链接平台的作用,通过协同发力推动持续健康发展。”李萌表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