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能源局9月4日消息,国家能源局日前召开的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建设(8月)调度视频会强调,要加快推动可再生能源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用好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政策,研究政策措施积极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光热发电等新兴产业发展。分析指出,在行业政策、示范项目和市场需求有效带动下,预计2025年将成为深远海海上风电开发元年,光热发电有望进一步降本增效。
会议指出,2025年1至7月,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发电量稳步提升、实现新突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83亿千瓦,总装机达到21.71亿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近六成;发电量2.1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2%,接近全国总发电量的四成,超过同期第三产业用电量与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之和;风电光伏发电量1.36万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24.9%,保供应、促转型作用愈发明显。
会议强调,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加快《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落地。实现“双碳”目标,新能源必须总体保持稳定的发展节奏和较快的发展速度,各地要尽快推动出台具体实施方案,抓紧组织机制电价竞价,稳定市场预期,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加快“十五五”可再生能源规划编制也是下一步的重点任务。会议明确,可再生能源规划要和能源规划、电力规划等做好衔接,国家规划要指导好地方规划,规划中的发展规模、承载能力、产业结构等要和当地的资源情况、经济增长需求等相匹配。
围绕加快推动可再生能源新模式、新业态发展,会议提出积极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光热发电等新兴产业发展。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73亿千瓦,同比增长22.7%,其中陆上风电5.28亿千瓦,海上风电4420万千瓦。今年上半年,广东、福建、上海海上风电投资集中释放。光热发电完成投资额较去年同期接近翻番。
方正证券发布研报称,随着近海资源开发趋于成熟,我国海上风电产业正加速向深远海领域迈进。全球可用的海上风能资源超过710亿千瓦,其中深远海占比超过70%;我国深远海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超过12亿千瓦。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深海科技”,政策驱动下预计2025年将成为深远海开发元年,2025年至2027年装机量复合增长率达56%。建议重点关注电力输送、基础设施建设、发电机组等核心环节的投资机会。
国家能源局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积极推动风电、光伏和光热一体化协同开发,研究在新能源全面入市环境下更好发挥光热对风光出力优化调节作用的机制政策,在“十五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合理安排相关发展布局。同时,将继续优化完善相关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项目申报绿色低碳先进技术试点,不断促进光热发电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