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含谷镇寨山坪村高空瞭望AI摄像头,近日捕捉到某建设工地疑似发生扬尘污染。事件同步推送至属地镇街基层治理中心后,工作人员迅速赶往现场,不到两个小时就完成处置。得益于“在建项目风险管控综合场景”,扬尘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重庆积极推进“数字重庆”建设,赋能治理、服务、发展三大领域,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在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巨型屏幕上实时数据不断跳动。依托基层智治体系,重庆构建起“市—区县—镇街”三级贯通的城市治理“神经网络”。
重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1.43万个,当地建设“山地地质灾害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在隐患点安装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土壤湿度、位移等数据,分析风险等级。前不久,云阳县突发强降雨,数字化平台实时捕捉到渠马镇渠富村的座墩石滑坡监测点地表位移数据异常,触发预警。系统将险情推送至网格员终端,联动应急指挥中心。村里精准排查隐患区域,紧急转移群众。
数字赋能,不仅让治理更精准,还让服务更暖心。在江北区政务服务中心,各部门打通数据壁垒,加强跨领域业务协同,努力让群众“高效办成一件事”;依托“万汇智警”实验室,万州区公安局推动警务工作向智慧化转型,以科技提升群众安全感;渝中区以数字化推动“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建设。
数字赋能,让发展更强劲。曾经,重庆仕佳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想和上下游合作时,总担心不够了解对方“底细”,然而市面上的企业信用查询软件需付费且更新不及时。今年初,璧山区推出“CD级信用评价企业预警”应用,接入全国企业信息数据,供区内2万多家企业免费使用。“手机上就可查询合作公司运营状况。”仕佳精工公司负责人张晓隆说。
服务企业发展,重庆上线企业发展诉求一站式服务平台,将惠企政策“送上门”,还引导各地各单位拥抱数字化,让生产更高效:中冶赛迪构建智慧工厂体系架构,帮助众多钢铁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潼南区对柠檬产业进行全链条智能化管理……
从治理数字化到服务智能化,再到产业高端化,重庆以数字技术为笔,在巴渝大地上绘就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