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一出来我们就直接封盘了!”有国内冻品贸易商告诉财联社记者。商务部今日公告,调查机关初步认定,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存在倾销,国内产业受到实质损害,而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财联社记者采访业内人士获悉,商务部对欧盟猪肉反倾销初裁的落地,对猪副产冻品价格有直接的拉动效果,有可能推动国内猪副产品价格上涨。有冻品贸易商告诉财联社记者,在涨价预期下,目前公司已经封盘了,“公告一出来我们就直接封盘了,和几个友商打了电话沟通后,打算先封盘再看。”
前述贸易商告诉记者,“所谓封盘,即指不对外主动报价,通常让买方主动来报价。一般封2-3天,先看看买方的积极性,看看同业的行为。其实就是大家先暂停销售,互相通通气,收一收买盘,然后再做调整。”
另有冻品贸易商表示,“下午公告一出来就封盘了,现在暂时封盘不报价了,打算再观望两天,下个星期看看。这个周末应该都不大会卖了,主要还是有涨价预期导致的。”
更进一步来看,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举措给国产猪肉带来一定利好。此外,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今晚在其公众号发文指出,商务部决定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将有助于降低欧盟进口猪肉产品对国内产业的冲击,缓解行业当前面临的困境,提振国内生猪养殖产业以及农民的信心。
公告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简称“《反倾销条例》”)的规定,2024年6月17日,商务部发布2024年第23号公告,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公告显示,被调查产品为: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Certain pork and pig by-products)。具体来说,主要为生猪屠宰加工后的产品,包括鲜、冷、冻猪肉;鲜、冷、冻猪的食用杂碎;鲜、冷、冻、干、熏、盐腌或盐渍的,未炼制或用其他方法提取的不带瘦肉的肥猪肉、猪脂肪;鲜、冷、冻、干、熏、盐腌或盐渍的,整个或切块的猪的肠、膀胱及胃。
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所有规格的倾销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同规格产品价格造成大幅削减;2021年除肥猪肉、猪脂肪外,占进口数量97%的其他所有规格型号产品都对国内产业同规格产品价格造成大幅削减;2022年和2023年,除肥猪肉、猪脂肪、盐渍猪肠衣外,占进口数量97%-98%的倾销进口产品都对国内产业同规格产品价格造成大幅削减,导致国内同类产品价格持续下降48%。
倾销进口产品进一步导致销售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产量增速,税前利润和投资收益率大幅下降,2021年国内产业由盈转亏,2023年亏损进一步扩大3倍,除2022年外,其余年份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均为净流出。
因此,自2025年9月10日起,商务部决定采用保证金形式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