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据商务部网站消息,2025年1月份至7月份,我国服务贸易稳步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45781.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8.2%。其中,出口19983亿元,增长15.3%;进口25798.6亿元,增长3.3%。服务贸易逆差5815.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836.2亿元。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宋思源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上看,今年前7个月,在全球经贸格局深度调整、不确定性风险上升的背景下,中国服务贸易在“量稳质升”中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规模的稳健增长和逆差的持续收窄,不仅反映了我国服务贸易国际市场服务能力增强,还表明国内市场对海外高端服务依赖度有所下降,综合推动服务贸易国际收支平衡趋向优化。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保持增长。1月份至7月份,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17756亿元,增长6.8%。其中,其他商业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分别达7509.7亿元、6268亿元,增速分别为3.4%、12.6%。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10253.3亿元,增长8.6%;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7502.7亿元,增长4.6%;顺差2750.6亿元,比上年同期扩大482.7亿元。
旅行服务出口增长最快。1月份至7月份,旅行服务进出口达12594.6亿元,增长10.4%。其中,出口增长62.9%,进口增长3.9%。
宋思源进一步表示,从不同领域看,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核心驱动作用日益凸显,其进出口额占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已接近四成,领跑服务贸易各领域;同时,旅行服务政策红利加速释放,出口增长势头强劲。
日前,国务院第十五次专题学习提出,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把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表示,在外部环境方面,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贸易摩擦频发,服务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新增长点,受贸易壁垒影响相对较小,且增长潜力巨大;同时,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化服务贸易成为各国竞争的新赛道。我国若想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占据更有利地位,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势在必行。从国内角度看,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上升,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不仅能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
宋思源认为,下一步,应通过实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制度创新,加快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持续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创新增长动能,进一步培育新的优势点。随着全球绿色化转型的加速推进,绿色技术服务、环境服务等领域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8月2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将于近期会同有关部门出台系列促进服务出口的政策措施,从财税、金融、便利化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促进服务出口,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商务部服贸司司长孔德军介绍,未来,将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有序推进跨境服务贸易梯度开放,不断提升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付一夫表示,我国服务贸易领域将迎来更多支持政策,预计今年全年服务贸易将延续增长态势,且结构有望持续优化,特别是以数字化、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型服务贸易将继续在推动我国服务贸易增长中发挥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