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1064元,相较前一交易日中间价7.1052元,调贬12个基点。
当前,对冲基金正加大人民币升值期权押注。华泰期货方面指出, 3个月的美元兑人民币期权隐含波动率曲线显示出人民币的升值趋势,Put(卖权)端波动率高于Call(买权)端。
在具体操作上,中证鹏元研发部高级研究员李席丰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交易量最大的12月期权是执行价格为6.94的看跌期权,显示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增强。此外,出口商转向买入美元人民币看跌期权,因人民币加速升值,出口商为对冲汇率风险,近期转向买入美元人民币看跌期权,带动7月份外汇期权交易量创2015年以来新高。
“外资加速流入中国股市,增持人民币资产。近期A股市场活跃,两融余额创历史新高,外资通过北向资金、海外ETF等方式加速流入中国股市,增加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其中中国海外互联网ETF规模更是突破85亿美元。这些变化反映了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增强,以及国际资金对配置人民币资产的偏好上升。”李席丰补充道。
兴业研究外汇商品部首席研究员郭嘉沂指出,短线人民币汇率受到股汇联动、中间价和资金流影响。未来需警惕A股调整、全球风险偏好反转、美元指数显著反弹(美元流动性冲击)等事件发生后,人民币汇率获得反向驱动。
国泰海通宏观团队分析,2025年人民币汇率的定价逻辑更加复杂,美中利差对于汇率的指向意义不再像过去几年那样有效,那么央行对于汇率的预期管理就至关重要。近期央行过去几年熟练的“掉期市场贴息”(主要用来补贴持汇者)的操作逐渐收敛,而中间价的预期引导持续升温。在央行的单边预期引导下,叠加美国降息预期的持续发酵,国内投资者逐渐开始乐观,股汇之间联动推升,也带来了近期关键点位(7.15)的突破,后续重点关注央行中间价的动态,预计有望引导离岸价升至7.0—7.1的区间。
展望后市,李席丰认为,人民币汇率有望在合理区间内保持稳定,短期内可能延续稳中偏强态势,但需关注美元走势、出口数据及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
在衍生品与套保方面,郭嘉沂表示,9月若美联储降息给予短期限掉期额外反弹动能。需密切关注境内美元存款和美元流动性情况。短期内结汇盘继续逢高结汇,如果出现人民币明显升值波段,建议明年的购汇敞口分批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