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9月5日电(韩燕、屈佳慧)作为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代表性产业,平坝灰鹅凭借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金色招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全产业链协同的发展模式,现已成为带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产自安顺市平坝区的平坝灰鹅,自明朝初期随屯军入黔,历经640余年的驯化选育,形成了遗传性能稳定、觅食力强、生长快的独特品种优势,并依托平坝区常年空气优良率超97%、水质优良率100%、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优良的生态环境,孕育出肉质细腻、营养含量丰富的优秀灰鹅品质——其鹅肉蛋白质含量达18%~22%,肌纤维含量高且体脂低,在契合现代健康消费需求的同时,也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品质基石。
在产业发展模式上,2022年平坝区成立了贵州智黔灰鹅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聚焦“平坝灰鹅”的种鹅繁育与商品鹅养殖。通过建设现代化养殖基地,公司构建起自繁自养、紧密衔接的产业链,为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公司每年可提供约三万羽平坝灰鹅鹅苗,除用于自营养殖外,还通过“代养模式”交由周边脱贫户代养,并签订保底回收协议。鹅苗由公司免费提供,待商品鹅出栏回收时,再从收购款中扣除相应成本。目前,公司已发展10家代养殖户,主要分布在平坝周边乡镇。农户代养每只鹅可获得40至50元的纯利润,部分农户养殖规模达1000只左右,年增收较为可观。
当前,平坝灰鹅产业已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农户”的协同机制,实现规模化发展。贵州智黔灰鹅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牵头推行代养模式,实行保底收购价,市场价格高于保底价时按市场价结算,有效保障了养殖户收益,让群众吃下了“定心丸”。
与此同时,平坝灰鹅产业不断向深加工与终端消费延伸,不仅布局灰鹅研发中心提升养殖与加工技术,还持续开发预制菜、卤制产品等深加工品类,打造灰鹅连锁主题餐厅拓展餐饮终端,形成“养殖-加工-餐饮”全产业链闭环模式,产业效益稳步提升。 贵州智黔灰鹅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刘赞韬表示:“在全产业链一产板块,公司现在是以平坝灰鹅的育种、扩繁和科研为主要的思路推进。现在有商品鹅场3个,种鹅场2个,目前年出栏在三万羽左右。这三万羽主要还是供给我们的三产和二产的这个板块。”
此外,屯堡文化的深度赋能,更加令平坝灰鹅超越了单一产品属性。作为明初时期军旅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灰鹅衍生出清炖鹅火锅、鹅肉粉等20余种融合江淮与黔中的特色菜品,其中,清炖鹅火锅入选《中华食文化大辞典》,备受食客欢迎。如今,通过“古法新创”,打造“观屯堡民居—品灰鹅美食—购农副特产”的文旅融合模式,为传统农业文明的现代转型提供鲜活样本。
为精准量化产业发展态势,引领产业向标准化、数字化转型,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平坝区人民政府推出“新华·平坝灰鹅产业发展指数”,成为推动平坝灰鹅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数字标尺”。该指数从产业基础、产品质量、产销体系、市场潜力、品牌影响力五大维度构建评价体系,整合全产业链数据实现科学监测。
新华·平坝灰鹅产业发展指数通过生态环境指标佐证“高原生态鹅”的品质,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一方面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另一方面帮助企业与养殖户精准把握市场行情、规避经营风险,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
如今,随着指数体系的持续优化,平坝灰鹅正以“生态+文化+数据”的优势,从贵州特色走向全国市场,为西南地区特色畜禽产业发展提供“平坝样本”,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