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外公布,这是贯彻落实第五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成果。意见提出,“到2035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基本建成”“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海因时因势在城市治理方面“继续探索”,形成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创新实践、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新兴领域党建全覆盖、基层治理“多格合一”等经验做法,努力在推进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方面“走在前头”。
面向未来,上海要继续坚持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提出的“四个放在”,以“勇当尖兵、为国担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持续探索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新路。
——立足国家战略定位,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
“把上海未来发展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要求上海超越城市本位思维,将建设“五个中心”等国家战略深度融入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通过制度创新与实践探索打造服务全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支点。一是提升党建引领能级,通过“政治引领-组织嵌入-服务下沉”更好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二是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健全以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标准规范为主体的法治保障框架。三是强化数智技术赋能,统筹推进基层治理数字化建设,深化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支撑能力。
——对标全球城市标杆,构建“上海样本”治理范式
“把上海未来发展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意味着以制度型开放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使上海从规则接受者蜕变为标准制定者。规则对接维度,搭建“政府-市场-社会”共治平台,推动营商服务、城市安全等标准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体现上海智慧。要素配置维度,构建数据跨境流动“白名单”制度与国际人才“直通车”计划,根据上海产业优势与发展状况,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要素市场化定价机制。风险防控维度,通过浦东法规等制度创新构建“沙盒监管”体系,为世界超大城市提供“开放包容、韧性可持续”的中国方案。
——服务全国发展大局,输出可复制的治理方案
“把上海未来发展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意味着上海要强化核心引擎功能,以“上海经验”赋能区域协同发展,在服务国家现代化全局中实现城市能级跃升。上海要以“五个更加注重”为行动纲领,在存量空间升级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制度创新中激发基层活力,在数字化转型中提升治理效能,持续输出可复制的治理方案,为全国其他地方破解“城市病”难题提供上海智慧,让人民城市的温度始终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深化长三角一体化,打造区域协同治理枢纽
“把上海未来发展放在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意味着上海的城市定位和战略规划要主动对接、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实现国家战略与城市发展有机统一。一体化制度创新方面,加强三省一市之间的政策标准衔接与标准互认,形成统一高效的治理框架。针对区域内治理难题,加强联防联治和相互借鉴,构建区域联动处置体系,形成“一地突破、区域共享”的治理经验推广模式。持续升级公共服务跨域通办体系,依托“一网通办”等平台搭建长三角智慧治理中枢,实现智力资源的精准调配与治理效能的全域提升。
一脉相承、一以贯之。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要求上海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以党的领导为根本指引,把人民城市理念落实到城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以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生动实践,不断拓宽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