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邹传科记者刘一枫)安徽汽车产业正迎来快速发展,为汽车零部件企业创造了重要机遇。9月5日,由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省汽车办)主办,安徽省汽车创新中心与淮南市发展改革委(淮南市汽车办)联合承办的汽车产业整零对接活动之皖北专场在淮南市举办。活动基于前期对产业链企业需求的广泛征集与精准匹配,吸引了来自整车企业、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专业投融机构及行业协会的近百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建设。
“淮南市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具备坚实基础和独特优势,包括深厚的产业积淀和初具规模的配套能力、优越的区位交通和显著的物流辐射效应、持续优化的政策环境和创新生态,以及有力的要素保障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淮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劲松介绍,目前,淮南已引进开沃、蔚来等整车项目,集聚零部件企业超过280家。上半年,淮南市汽车产业营业收入增长31.7%,制造业增加值增幅近50%,增速位居安徽省前列。
在企业路演环节,六家零部件企业展示了行业前沿技术成果。芯必达微电子推出平台化汽车芯片技术,有效缓解智能网联汽车“算力焦虑”;铁城信息科技带来新能源汽车能效管理解决方案;迪擎光电探索车载智能显示“无屏化”创新;芯视佳展示硅基OLED与AI+AR融合技术;凤阳爱尔思发布高性能轻量化材料;中科米点则展现了六维力传感器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应用前景。
安徽省汽车办人才和开放推进组、后市场推进组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整零协同、上下联动”打破产业链合作壁垒,助力安徽汽车产业在科技与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安徽省汽车创新中心现场发布了整零共创需求,围绕数字汽车物理结构、信息架构和数据闭环系统提出研发方向,为企业与科研机构搭建对接桥梁。
整车企业代表江淮汽车和蔚来汽车分别分享了智能化战略布局。江淮汽车强调在新能源、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领域的融合探索,蔚来汽车则展示了全栈研发与智能生态建设思路,为零部件企业的产品研发与合作选择提供了明确方向。
在零部件企业集中展示环节,无锡芯感智、浙江埃创科技、北京万集科技等企业带来了MEMS传感器、DSP芯片、GNSS定位、智能汽车控制器等多领域突破性成果,推动现场展示转化为实质协作机会。活动结束后,与会嘉宾还参观了蔚来汽车F2工厂,实地感受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智能制造水平与协作潜力。
“作为安徽省汽车办基于全国需求征集成果举办的首场整零对接活动,此次皖北专场不仅是一次高水平的产业盛会,更是安徽推动‘整零协同、区域联动’的务实探索。”安徽省汽车战咨委执行秘书长、省汽车创新中心主任任林杰表示,在安徽省汽车办的支持下,安徽省汽车创新中心将继续为地市提供区域化解决方案,加快形成“合肥引领、地市突破、全省联动”的产业空间格局。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安徽汽车产量达149.95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73.09万辆,均位居全国首位。目前,安徽已集聚7家整车企业和3000余家规上零部件企业,形成了配套完善的全产业链体系。安徽正持续推动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与县域集聚发展,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全国汽车产业新高地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