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政策
沪深北交易所就三个“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公开征求意见
9月5日,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沪深北交易所就修订后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公开征求意见。此前,沪深北交易所发布的编制指南包括首批“总体要求与披露框架”“应对气候变化”两个具体指南。本次修订主要聚焦环境议题,新增“污染物排放”“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三个具体指南,进一步加强上市公司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领域的实践能力,助力构建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生态。
点评:本次修订凸显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环境责任实践的重视。此举有助于提升ESG信披质量,强化资源利用与低碳发展导向,推动资本市场更系统、更实质地支持可持续发展。
助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三部门“小切口”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研究制定的《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控制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日前公布。《行动方案》提出,到2030年,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控制政策进一步完善,减排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排放管理能力明显加强,氧化亚氮回收利用和排放控制水平有效提高。
点评:该《行动方案》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工业温室气体治理迈向精细化,首次将氧化亚氮这一强效但易被忽视的温室气体纳入系统管控。通过聚焦减排技术革新和回收利用,既呼应“双碳”目标,又推动工业绿色升级,体现政策从“控碳”到“全面控温室气体”的深化。
ESG发布
上合组织成员国:加强可持续发展领域投资合作
近日,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成功举行。峰会期间,通过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相关部门关于加强可持续发展领域投资合作的声明》(以下简称《声明》)。《声明》是落实“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年”具体举措,充分体现了成员国开展可持续投资合作的积极意愿。
点评:《声明》不仅将可持续发展从理念层面推向务实投资合作,更为成员国清洁能源、生态基建等项目提供了机制化合作平台,有望推动区域绿色融资与产业转型协同发展。
云锋金融携手澳碳所启动“碳链”计划
8月29日,云锋金融联合澳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所宣布完成碳信用资产交易数据全面上链,正式启动首个聚焦高质量碳信用的“碳链”(Carbon Trading BlockChain)计划。
点评: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碳信用资产数据上链,此举显著提升了碳交易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为高质量碳信用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有望推动绿色金融领域的深度变革。
亚洲首个跨境输电新能源项目全容量并网
近日,中国电建设计承建的亚洲首个跨境输电新能源项目——老挝孟松600兆瓦山地风电工程总承包项目全容量并网,正式进入商业运营阶段,为老挝实现“东南亚蓄电池”战略愿景提供坚实支撑。
点评:该项目不仅助力老挝优化能源结构、实现“东南亚蓄电池”战略,更彰显中国在绿色基建领域的国际输出能力,为区域可再生能源合作提供了示范样本。
ESG行动
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芯片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9月1日下午,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芯片产业联盟成立大会举行。联盟选举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联盟理事长单位,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为副理事长单位。据悉,这是重庆市首个汽车芯片行业组织,集聚了整车企业、汽车零部件企业、汽车芯片企业、金融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等66家成员单位。
点评:此举有望突破车载芯片“卡脖子”困境,通过“产学研金”深度融合加速国产芯片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中国平安两项ESG评级提升:恒生ESG获评A级万得ESG获评最高AAA级
近日,香港恒生指数公司发布2025年度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评级结果。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凭借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卓越表现,评级上调至A级,排名A股(可投资)成分股公司前10%,排名H股金融行业前20%。此外,在万得最新发布的可持续发展评级(WindESG)中,中国平安评级上调至最高等级AAA级。
点评:中国平安在两大权威ESG评级中表现亮眼,显示其在可持续发展治理、社会责任及环境风险管理方面获市场高度认可,亦反映金融业ESG信披与实践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