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9月6日电 (谷青竹) 9月5日下午,“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上海专场活动举行。此次活动聚焦河西走廊独特文旅资源,甘肃省联动域内张掖、武威、金昌、酒泉、嘉峪关五市集中开展文旅推介,向驻上海领事馆负责人、国际组织代表、国际企业代表及海内外媒体代表等百余位中外来宾,全方位展示河西走廊的千年底蕴与时代活力,向全球发出共赏丝路灵蕴的诚挚邀请。
甘肃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王兵表示,河西走廊承载着多民族交汇融合的千年印记,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见证。当前,甘肃省正致力于打造石窟艺术长廊、长城边塞廊道和自然地理奇观3条国家级经典主题游径,将河西走廊打造成国际最具活力的丝路文化旅游黄金廊道,让这一千年古道焕发时代生命力。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龚佳佳表示,上海一直是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国际化窗口,尤其自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施以来,外籍旅客过境游热度居高不下,上海已成为众多国际旅客入境中国的首选地之一。为有效吸引国际观光资源,河西走廊正重点打造“上海+”文旅线路,旨在精准承接从上海入境的首站游客。此次专场活动,正是希望充分借助上海的国际化平台优势,让更多国际友人深入了解河西走廊的历史底蕴与文旅魅力,进而走进河西走廊、体验河西走廊。
新华财经观察到,活动现场出现了不少国际面孔,来自法国的留学生皮埃尔便是其中之一。他因喜爱中国文化赴同济大学就读,之前只熟悉上海及周边的吴文化,此次偶然参与甘肃文旅推介活动,又被河西走廊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在品尝现场展示的甘肃葡萄酒后,皮埃尔认为:“甘肃的葡萄含糖度比我家乡波尔多的葡萄更高,酿出的酒口感也更醇厚强劲。”谈及未来旅游计划,他还主动询问:“如果从上海飞抵兰州,接下来该走哪些具体的旅游路线?”
对此,龚佳佳也介绍,兰州已实现与全国各省直航,是前往河西走廊的理想第一站。从兰州出发,游客可选择两条核心线路:一条是河西线,沿“兰州-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行进,可选择自驾游或高铁游;另一条是南线,往临夏和甘南方向,游客在甘肃省内也能感受到藏地文化与壮美景色。
面对上海与甘肃之间横跨东西的距离,龚佳佳直言“非游客首选的可入性不足”是甘肃文旅走向世界时亟待解决的痛点。对此,甘肃选择正面迎接挑战,通过重点建设河西走廊文化遗产廊道、敦煌莫高窟学术典范高地、三大国家主题公园(甘肃段)(包括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进一步挖掘河西走廊人文历史资源,打造为甘肃乃至世界旅游目的地的一张“金名片”,书写河西走廊文旅发展的崭新篇章。
本次活动由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新华社甘肃分社、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中共武威市委宣传部、中共金昌市委宣传部、中共张掖市委宣传部、中共酒泉市委宣传部、中共嘉峪关市委宣传部、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甘肃中心承办,甘肃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