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生态环境部在广东深圳召开2025年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会议。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会议并讲话。
黄润秋强调,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要立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准确把握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深入分析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把系统观念贯穿碳市场建设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加快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全国碳市场。一是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既要充分尊重市场发展规律,持续激发碳市场交易主体积极性,又要健全监督管理制度,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可靠,着力营造公平、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做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二是统筹好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要以长远目标统领阶段性任务,以短期目标的实现支撑长远目标达成,逐步发展完善碳市场,推动形成减排效果明显、规则体系健全、价格水平合理的碳定价机制。三是统筹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要加强碳市场与其他政策制度的协同,推动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有效衔接、协同增效,鼓励地方试点碳市场先行先试,为全国碳市场建设开展有益探索。四是统筹好国内和国际的关系。既要立足我国国情,探索出一套符合市场规律的路径和方式,又要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对话和务实合作,推动建立科学、公平、合理的全球碳市场机制。
黄润秋指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全国碳市场建设总体要求、阶段性目标和重点任务。要全面落实《意见》要求,加强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和跟踪评估,以更大力度和更实举措系统推进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一是加快建设强制碳市场,稳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逐步实施配额总量控制,稳妥推行配额有偿分配。二是积极发展自愿碳市场,构建科学完备的方法学体系,强化减排项目开发和实施管理,积极拓展核证自愿减排量应用场景,统筹推进跨境碳交易实施。三是着力提升市场活力,持续扩大交易主体规模及类型,逐步丰富交易产品,全面强化交易监管。四是加强数据质量全过程管理,进一步健全核算报告核查制度体系,不断加强数据质量日常监管和监督检查,全面强化年度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管理,持续提升企业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五是强化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监管,推动将强制碳市场核查机构纳入认证机构资质管理,探索开展技术服务机构信用管理,建立事后评估制度。六是完善管理体系和组织保障,建立健全与全国碳市场发展阶段相适应、有利于加强统一监督管理、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的管理体系,着力打造高水平的碳排放管理队伍,进一步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全面加强全国碳市场管理能力。七是加强碳市场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对外宣传,积极推动技术、方法、标准、数据等国际互认,为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作出中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