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沈阳开幕。记者获悉,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拓展至国民经济全部41个工业大类,其核心产业增加值超过1.5万亿元,带动产业规模3.5万亿元,有力促进了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其中,将把握人工智能关键变量,实施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双向赋能行动。
近年来,多地多部门、产业各界坚持创新引领、应用为要,推动我国工业互联网逐步打造了IT(信息技术)、CT(通信技术)、OT(运营技术)、DT(数据技术)“4T融合”的技术产业体系,工业互联网平台化设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典型应用模式日益普及。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表示,工业互联网是做好两化融合这篇大文章的战略抓手,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关键路径。下一步将紧扣时代要求、立足工业需求、坚持开放共享、强化系统集成,进一步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
具体而言,李乐成表示,将以体系化为特色优势,坚持适度超前,加强统筹布局,持续优化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以时代化为内在动力,坚持协同联动,把握人工智能关键变量,实施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双向赋能行动。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党委书记田川对记者表示,工业互联网与大模型、智能体等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将进一步加快产业模式和企业组织形态变革,催生新产品、新服务、新应用。“例如,以多模态大模型、工业智能体为驱动的软硬件加速融入工业互联网体系,工业智能助手、智能边缘一体机、工业智能传感设备、人形机器人等加速研制,交互、理解、决策能力实现突破。通过对工业场景知识封装重构,人工智能正在加速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管理决策、运维服务等制造业全环节延伸,形成创成式设计、无人智能巡检等新应用模式。”
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以融合化为根本要求,坚持分级分类,立足工业、面向工业、服务工业,持续深化工业互联网的赋能赋值赋智作用。以开放化为必由之路,坚持开放共赢,与各国产业界一道,不断营造工业互联网良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