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动化转型上,外资豪华品牌正在“拍马赶上”。9月5日,新世代BMW iX3在慕尼黑完成全球首发,同时,其中国专属版本的研发与生产基地已经在沈阳“落地”。这款基于宝马全新NeueKlasse纯电平台打造的中型SUV,以“更宝马更中国”为核心定位,不仅有900公里的CLTC超长续航里程,也具备10分钟快充350公里的补能效率。
作为宝马集团电动化转型的战略车型,新世代iX3的推出标志着这家百年车企将中国市场需求深度融入全球技术研发体系的新阶段。

新世代iX3采用了宝马专为纯电车型开发的Neue Klasse架构,这一转变带来了全方位的性能跃升。新车搭载第六代圆柱电池,能量密度较上一代提升20%,配合全域800V高压电气系统,实现了CLTC工况下900公里的续航里程,较现款车型提升近40%。在充电效率方面,其400千瓦超充能力可支持10分钟补充350公里续航,从10%充至80%最快仅需20分钟。

动力系统方面,新世代iX3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两种版本,其中双电机版最大功率超过400kW,零百加速时间进入4秒俱乐部,延续了宝马品牌标志性的运动基因。车身结构上,中国市场专属的长轴距版本轴距达到2975mm,较欧规版增加110mm,后排腿部空间提升至同级领先水平。

智能化配置上,新世代iX3搭载了针对中国路况优化的L2+级驾驶辅助系统,支持无图城市NOA功能,可识别复杂路口的非机动车穿行等场景。内饰配备的曲面显示屏整合了最新的BMW智能交互系统,新增方言识别和场景化服务推荐功能,语音指令响应速度提升30%。宝马中国研发中心负责人表示,超过85%的软件功能是针对中国用户使用习惯专门开发的。
一直以来,宝马集团都重资投入中国市场,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也体现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本土化布局中。生产端,华晨宝马沈阳大东工厂完成200亿元增资升级,新增土地面积超过28万平方米,专门用于Neue Klasse平台车型的生产。这座宝马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已实现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的本地化采购,其中与宁德时代合作研发的第六代电池产能占比提升至70%,较为显著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宝马的电动化转型,除了产品和生产端,还体现在消费端的布局。新世代iX3首次引入双向充电技术,支持V2H(车对家)和V2G(车对网)功能,在停电时可为家庭供电,未来还能参与电网调峰获取收益,并持续构建“车-桩-网”一体化生态。

数据显示,宝马电动化战略已初见成效。2025年上半年,宝马集团电动化车型(含纯电和插混)全球销量达318,949辆,同比增长18.5%。其中,纯电动车销量超过150万辆,印证电动化车型已成为宝马集团的核心产品之一。
据悉,2025年成为豪华品牌电动化转型的关键节点。宝马集团加速产品迭代,除新世代iX3外,年内还将推出i5和i7的迭代版本。同时,奔驰将基于MMA平台推出全新CLA纯电版,续航达750km,奥迪也凭借PPE平台及270kW超充技术推出Q6L e-tron纯电动车型。而且在技术路线上,BBA均已放弃“油改电”过渡方案,转向纯电专属平台。宝马Neue Klasse、奔驰MMA和奥迪PPE平台均实现800V高压架构普及,续航普遍突破700km。可见,中国市场已经是这些豪车智能化、电气化技术竞争的主战场,本地化研发投入同比增长均超50%,从电池化学体系到智能座舱交互,中国需求也正影响全球豪华电动车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