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7 11:42:40 股吧网页版
苏超为何踢不走谣言?
来源:上观新闻

  最近,苏超又出圈了。这次是因为谣言。

  连日来,“苏超改名”谣言传播甚广。直到江苏省足协副主席王小湾下场辟谣:"苏超没有改名,也没有想过要改名。才算终结了这场闹剧。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苏超首次被谣言笼罩。上一次的谣言发生于赛事刚刚起势的6月初。当时,网上盛传:“苏超”直接跟中国足协正面杠上了!足协说要派人指导运营,江苏足协直接搬出“这是文旅项目”当挡箭牌,明摆着不买账。但最终被多方证实为假消息,江苏有关部门回应称:没有的事,假的。中国足协有关人士也表示:截至目前为止,从未提出过要去视察、指导苏超。

  除了谣言,赛场之外,苏超还因“职业球员禁入草根联赛”等讨论牵动人心。此前,徐州市足协主席、苏超徐州队领队李锋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正在联系前国足球员加盟球队。该采访很快引起热议,一度衍生出“草根足球要被资本‘招安’”的剧情走向。对此,徐州足协表态称,苏超必须保持其纯正的草根属性,“我们要的是最纯粹的草根对抗,不是商业表演。”

  为什么苏超的谣言与讨论如此容易传播?一方面自然是苏超超高的热度。徐州市体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甄宗牧就曾向记者抱怨:“关注度太高了,一举一动都会被放大,我们很怕被断章取义。”另一方面则是信任缺口。在中国足球的语境里,足协几乎是滋生谣言最肥沃的土壤。毕竟,多年来中国足球管理失序,公信力透支,以至于公众一度形成了“足协一出手,好事就变坏”的刻板印象。

  近期的U23亚洲杯预选赛上,国足U23以2:1的比分击败东帝汶U23。虽然比赛取得了胜利,但面对弱旅并未打出统治性表现,仍然让球队面临舆论压力。一番批评声中,中国足协也难免被卷入其中。这几乎已经是一种常态,折射的是足协在舆论场上的“原罪感”。近年来,国字号队伍表现不佳,职业联赛低迷已久,中超观众人数和商业价值持续缩水。对比之下,人们似乎更愿意把希望寄托到“草根联赛”上,同时也更担心“一旦足协插手,苏超恐步中超后尘”。这种复杂的心态,反而让谣言更容易获得情绪动员的力量。

  但我们不能只看到谣言。8月17日,南京队主场对盐城队的比赛吸引了60633名观众,刷新了国内业余足球赛事的观赛纪录;8月30日,宿迁队主场迎战淮安队,刘强东现身让全场沸腾,对宿迁人来说,这不仅是看一场球赛,也有“大强子回来了”的城市荣誉感。这些细节背后,是苏超把足球重新带回了城市,把草根激情转化为现实消费和公共生活。人们愿意花时间、花钱走进球场,不只是看球,更是参与一场城市嘉年华。

  相比于其他体育运动,足球天然地更具备地域对抗的张力。例如,足球比赛中最知名的“德比”文化,无论是皇马与巴萨的西班牙国家德比,或是阿森纳与热刺的北伦敦德比,亦或是真正苏超凯尔特人与格拉斯哥流浪者的老字号德比,这些对抗往往起源于地缘临近,但又叠加了历史事件、社会矛盾等,深深融入成为地区文化的一部分。而这正好契合了苏超“十三太保”的“恩怨情仇”。事实上,苏超的价值,并不在于“会不会被收编”,也无关乎“会不会改名”,而是因为它证明了:哪怕没有大牌球星,没有巨额投入,只要赛制公平、地域对抗鲜明,就能点燃数万人的激情。同时,配合文旅政策、球迷文化等多举措并重,体育不只是体育,也是撬动消费的抓手,以及凝聚社会情绪的新节点。

  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苏超不仅仅是一个省级业余足球联赛,也是在探索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地名经济。此前,无论是带有城市标签的区域公用品牌,还是“芜湖起飞”“蚌埠住了”等网络热梗,某种程度上,都曾试图用地名作为地方经济叙事的入口。苏超的出现,不仅为体育领域提供了一个鲜活案例,也用一种更直接简单的方式来讲述城市故事。

  当南京、苏州、南通等这些地名在球场上成为旗帜和符号,观众在为球队加油呐喊的同时,也在为城市背书。而对城市来说,每一个主场比赛,都是一次城市的“节日”,带动人流和消费,还能激活球场之外的生活链条。这其实是一种超越体育的全新逻辑:通过赛事把城市名字做成品牌,把群众参与变成消费场景,把草根故事转化为社会叙事。前不久,江苏省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协同推动地名文化多业融合更好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将推动地名与文旅、产业、美食等深度融合,让地名活起来、火起来,打造“地名经济”新亮点,便是一种例证。

  苏超连谣言都能火,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该让谣言淹没它真正的价值。毕竟,苏超已经用事实证明,比赛只是一个契机,当其与城市深度绑定,还能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这才是苏超最值得被看见的地方。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