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市场在高位经历宽幅震荡。周四,前期表现强势的算力板块调整拖累指数回撤,一级行业指数普遍下跌,仅银行指数上涨。但在短暂调整后,周五A股市场迎来及时修复,沪指重回3800点。
券商研究机构研报普遍认为,目前来看,支撑A股上涨的逻辑并没有发生变化,市场估值仍处于历史均值附近,投资者情绪也并未过热。阶段性调整反而有利于市场风险释放,行情进一步上行的基础将更加坚实。
短期回撤有利于风险释放
9月的首个交易周,A股市场波动显著加剧。对此,华西证券分析认为,复盘历史经验,A股历次涨幅超过30%的行情中,期间往往出现6%至10%的回撤。四月初至今,A股已持续五个月上行,因此部分浮盈盘存在获利了结需求。
“八月起行情加速上涨,资金抱团现象加剧,大盘成长拥挤度提升后波动难免加大。”华西证券称。8月以来A股在科创板、创业板龙头的带领下进一步上行,资金聚焦算力板块。从融资交易来看,8月A股融资资金净买入额达2744亿元,为近十年以来最大单月净买入额水平。融资个券交易中,8月融资净买入额居前的个股为:寒武纪-U、胜宏科技、中芯国际、新易盛、海光信息。活跃资金进一步聚焦大盘成长股,市场隐含波动率也随之上行。
华西证券表示,A股市场短期调整,是情绪波动和交易集中下的阶段性回撤,而短期回撤也是风险释放的过程,有利于行情走得更稳、更远。
申万宏源证券同样认为,近期市场的脉冲式调整对后续行情演绎有重要意义。原先存在的市场性价比降低、科技成长板块交易拥挤度上升等阶段性问题得到集中消化。
并且,近期的调整中市场仍保持了一定热度,上周后半周A股上涨公司数量逐步提升。在申万宏源证券看来,这意味着脉冲式调整后,市场将是有机会的震荡市。能够推动指数再上台阶的新催化、新主线有望在强势状态中逐步酝酿。
A股中期上行趋势并未改变
展望后市,机构普遍认同,本轮行情上涨的驱动力并未改变。
国泰海通证券表示,对于A股市场,投资者不必过虑阶段性调整。当前两融规模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仍处于历史均值,反映市场情绪总体并未过热。且两市整体估值水平不高,多数权重股价处于低位。外部环境方面,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不断上升,或为中国央行货币政策调整提供空间。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在资本市场改革稳步推进、市场流动性稳定、社会观念与风险偏好改善,以及微观交易结构稳固优化的背景下,中国股市的后续上升动力是可持续的,继续看好中国股市表现。
华金证券认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延续修复,企业盈利继续处于回升周期中。且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上升,海外宏观流动性进一步宽松,全球权益资产有望获得资金流入。因此A股市场中期将延续上涨趋势。
中泰证券表示,尽管短期市场出现颠簸,但中期上行趋势并未逆转。从估值与情绪指标看,截至9月5日,沪深300指数的股权风险溢价为5.32%,仍处于十年历史中等水平,指数仍有较高的上行空间。后续,潜在政策利好与外部事件催化均有望成为影响市场情绪的关键拐点。
短期风格或向周期切换
具体配置上,机构认为在大盘整固阶段,可适当关注前期相对“滞涨”的周期、消费、红利等板块。但中长期来看,科技成长板块仍是主线。
中泰证券认为,9月市场进入震荡整理窗口,短期策略应以防御与稳健为主。建议投资者关注兼具周期属性与高股息特征的板块,如煤炭、有色金属等。同时,红利板块仍是外资和长线资金偏好的方向,配置价值突出。
不过,中泰证券也提示称,前期涨幅较大的科技与券商板块,若后续再度出现调整,反而是中期加仓的良机。科技和新质生产力仍是长期市场的核心主线,而券商板块在资本市场改革和流动性改善背景下,具备业绩与估值双重修复的空间。
东吴证券看好短期市场风格由科技成长股向顺周期板块切换。该机构表示,一旦高位板块出现调整,市场对低位相关板块的做多意愿往往会明显升温。未来1至2个月市场有望聚焦顺周期品种。不过中长期该机构仍看好科技成长板块。
具体到不同顺周期品种,东吴证券认为新能源、化工、有色、建材等方向具备潜在上涨空间。此外,白酒、餐饮、旅游等板块目前估值仍然偏低,亦有望成为大盘整理阶段的跑赢方向。
申万宏源证券表示,短期性价比问题得到改善后,投资者可继续关注科技成长板块的投资机会。固态电池和电力设备是市场关注度显著提升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