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优化营商环境的深水区改革中,服务机制的创新往往是打破壁垒的关键。事实证明,只有变“被动”为“主动”,通过构建全流程响应体系,将服务的触角延伸至企业发展的每个环节,才能实现从“企业找服务”到“服务找企业”的根本性转变。
自2024年9月以来,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四川天府新区全面启动“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以下简称“进解优促”),坚持“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理念,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企业服务体系。
天府新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机制创新”为突破,从被动响应诉求到主动构建生态,从单点解决问题到系统优化环境,累计走访企业2219家,收集问题诉求833条,解决率达99.3%。
用制度创新打破传统服务的“条块分割”,一方面精准响应企业需求,一方面最大限度减少打扰……按照《天府新区进解优促服务企业方案》相关要求,能解决的当场明确解决方案;需协调推进的,会后梳理汇总,建立问题台账,72小时内专人跟进落实,确保企业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在要素保障的效率方面,天府新区破解“审批难、建设慢、配套缺”等问题,不能依赖“头痛医头”,而需建立“问题研判—资源匹配—跟踪问效”的闭环体系。一年来,278条生产经营类诉求、209条要素保障类诉求相继高效解决,通过构建共性问题转化体系,以“创新之措、务实之举”推动“眼前问题”变“长效方法”,将企业服务越做越细,越做越新,实现从眼下惠及一家企业,到长远惠及一类企业。
随着越来越多科创企业在天府新区落地集群式发展,针对科创企业“技术风险高、轻资产运营、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天府新区打破传统补贴模式,建立起“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激励机制——总额50亿元的科创生态基金群,通过“母基金撬动社会资本+直投基金精准扶持+跟投机制降低风险”的组合拳,形成资本放大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场景创新,企业开放应用场景成为了今年天府新区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开放活力的新亮点。
“我们坚持以营商环境建设提升极核效应,以区域协同发展搭建供需平台。”据四川天府新区发展和经济运行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新区已累计开展“科创天府·智汇蓉城”Rokid灵伴科技天府新区首场产品发布及场景对接等7场助企活动,惠及企业500余家,600余位企业代表参与,促进东方数科、吉赛特科技、坤弘远祥等十余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