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黄金价格持续走高。9月5日,伦敦金现盘中价格一度攀升至3552.701美元/盎司,突破3500美元关键点位。借此轮金价走高的热度,银行理财子公司密集发行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加大力度挂钩黄金理财产品,核心原因是黄金投资价值凸显、市场对稳健收益产品需求增加。具体来看,一方面,国际金价上行让黄金类理财收益更优,既帮助理财子公司丰富产品线,又满足投资者配置需求;另一方面,固收类资产收益下行,黄金可优化组合收益、增强抗风险能力。但是,普通投资者需注意,黄金类理财收益受金价波动和配置策略影响大,选产品要了解其风险等级,黄金配置比例及金价波动特性。
理财子公司积极布局黄金理财
随着金价持续走高,银行理财子公司加快了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发行节奏。9月3日,招银理财发布公告称,旗下“招睿焦点联动黄金5号固收类理财计划”已于9月2日正式成立,该产品挂钩标的为SGE黄金9999。9月4日,光大理财的“阳光青臻盈7期(黄金挂钩策略)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也已进入募集阶段。
今年以来,渤银理财、浙银理财、民生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已经先后推出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进一步推升了黄金理财市场的热度。
从运作模式来看,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黄金理财产品多采用封闭运作模式,投资类型以固收类为主。目前银行理财子公司推出的挂钩黄金理财产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固收+黄金”的形式出现,即在固收资产的基础上,配置部分黄金类资产;另一类是挂钩黄金标的的结构化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黄金相关衍生品。
根据中国理财网披露的数据,截至9月5日,市场上名称含“黄金”的存续理财产品共47只。其中,银行理财子公司存续的黄金理财16只,除光大理财在2020和2021年分别存续1只、民生理财2024年存续1只外,目前市面上存续的理财产品均为今年发行,其中,9月份以来发行了3只。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参与黄金理财业务的银行理财子公司数量较少,已发行的黄金理财产品规模也相对有限。不过,未来随着黄金配置需求的上升,投资者对黄金的避险属性和风险对冲功能愈发看重,保险投资黄金试点政策放开,预计会有更多银行理财子公司探索更多黄金配置策略,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需求。
需防范价格波动风险
今年以来,国际金价延续上行态势,始终维持高位震荡格局,期间多次刷新历史纪录。
对于金价未来走势,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副总监瞿瑞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际金价在中长期仍处于震荡上行通道,主要源于以下因素驱动:一是地缘风险等使市场避险需求持续存在;二是全球央行黄金配置意愿仍较强;三是市场降息预期持续。
高政扬表示,银行理财子公司布局黄金类理财需关注五点:一是强化投研,提升黄金市场研究与资产配置能力,精准把握机会、防控风险;二是严格遵循衍生品交易相关监管规范,合规开展衍生品交易,控制黄金衍生品持仓比例;三是完善信息披露机制,清晰说明金价波动对收益的影响及风险,保障投资者知情权;四是优化适当性管理,按客户风险偏好设计差异化产品,充分披露产品信息,杜绝误导宣传;五是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合理配置,避免盲目跟风。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多位专家提示,当下需理性看待黄金价格上涨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带动作用。
高政扬建议,投资者要避免盲目追逐高收益;在产品选择上,可重点关注三方面:第一,投资目标匹配度,谨慎评估自身需求与产品风险的适配性——黄金类产品更适合作为长期资产配置标的或用于资产保值,不宜当作短期投机工具;第二,产品结构与底层资产,“固收+黄金”类产品更适合稳健型投资者,挂钩黄金的结构化产品则更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第三,费用与运作规则,关注持有期间的费用结构(如管理费、申赎费等),同时明确产品期限与赎回规则,确保其符合自身流动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