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上市险企在近日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或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已将AI(人工智能)作为核心战略抓手,在全业务链条深化AI应用。
目前险企对AI的运用大多处于技术赋能阶段,即通过AI实施智能核保、理赔,提高运营效率;优化客户服务,改善客户体验;监测分析客户需求,提升营销服务和产品设计的针对性等。保险代理人等从业人员也纷纷借助各类大模型加速向“专家顾问”转型。
笔者认为,长远看,AI技术发展对保险行业的影响不会止步于技术赋能,其有望颠覆传统的发展理念和模式,重塑行业经营理念、服务模式和决策体系。
其一,重塑经营理念,推动保险业从“以产品为中心”走向“以客户为中心”。
在传统经营理念下,保险公司大多以“我”为主开发产品,并想办法将产品“卖”给消费者。AI技术的进步,可让保险公司更加精准地描绘客户画像,洞见需求。例如在产品设计及定价上,AI技术将促使定制化、个性化特征更加凸显;在客户服务上,互动性、便捷性更为突出。从市场的角度看,谁更了解客户,谁就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中小险企也有望在行业马太效应凸显的背景下,利用AI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其二,重塑服务模式,促进保险业从“被动”走向“主动”。
传统的保险服务模式侧重于风险发生后的理赔,近年来,强化风险管理,实施风险减量的理念已逐渐普及,AI技术的进步将进一步推动服务模式从“事后”走向“事前”。基于AI技术的海量数据收集、分析,为保险公司帮助客户主动预防风险提供了更佳路径,并能更大限度发挥保险业的社会风险管理功能。例如,利用AI技术和可穿戴设备,保险公司可以给消费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建议,降低消费者生病风险,并且对健康管理做得更好的客户给予保费优惠,从而实现消费者支出减少且险企赔付支出减少的双重目标。
其三,重塑决策体系,促使保险业从“数据驱动”走向“智能驱动”。
在传统的管理决策体系中,行业惯例和从业人员的经验是重要参考因素,数据的获取和分析在整个决策体系中的权重相对较低,AI技术则有望打破信息获取和分析的个人能力边界,使保险公司的管理机制、组织架构、决策体系可以在海量数据收集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推动“数据驱动”向“智能驱动”跃升。构建数据驱动的决策文化,推动AI技术与业务系统的深度融合,将对险企的整体经营模式产生重要影响。
AI正深刻重塑保险业的发展理念与运营模式,然而万变不离其宗,保险业所依赖的大数法则和风险共担原理不会改变,其风险管理与经济补偿的核心功能亦不会动摇。面对人工智能在各行业加速落地的新时代,险企亟须主动拥抱AI、深度整合AI、全面活用AI,推动人工智能与保险业务实现更深层次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