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科技成长投资热潮兴起,相关个股估值显著提高。在此背景下,一些基金经理却显得更为理性:既要捕捉产业最新变化,进行合理估值;也要防范后续产品兑现阶段的风险。弘毅远方汽车产业升级基金经理王哲宇就是其中之一。
在王哲宇看来,过去3年汽车产业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的预期已充分兑现。因此,他将投资重点转向与汽车行业相关的半导体与算力领域,以捕捉“从0.5到1”的产业变革机遇。
“刚入行时,邱国鹭的《投资中最简单的事》对我影响较深。书中‘胜而后求战,不要战而后求胜’的观点,让我对竞争激烈的行业始终保持警惕,避免在红海领域盲目投入。”王哲宇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
在产业周期中捕捉确定性机会
2024年8月,王哲宇开始管理弘毅远方汽车产业升级基金,截至9月1日任职回报已达68%。作为一位“新人”基金经理,他无疑是幸运的。掌管产品的第二个月,便遇到“9·24行情”,市场风险偏好逐步抬升。而今年以来产业链的发展,以及多重因素推动的科技成长行情,又让擅长成长股投资的他得以“施展拳脚”,管理的产品净值曲线进一步上扬。
对此,王哲宇坦言:“做基金经理运气很重要,要‘画’好净值曲线,不仅取决于个人能力,还看入场时机。但拉长时间线来看,运气的影响会小很多,投资框架和方法论的胜率才是最关键的变量。”
“除某些特定交易日回调较大外,该产品整体的回撤控制还算理想。”王哲宇表示,此前做研究时曾经历过光伏、电动车行情的转换,这让他认识到,当行业业绩充分释放、估值兑现时,往往会暗藏风险,竞争格局变化或需求放缓可能引发盈利缩水。
因此,他倾向于布局产业即将爆发或已看到产品兑现的阶段。在他看来,对于身处这一阶段的公司,在投资跟踪上更有依据,也容易把握机会。近期,王哲宇在致持有人信中表示,汽车产业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的预期已充分兑现,后续他将调整产品策略。
“未来将聚焦与汽车行业相关的半导体算力行业,尤其是先进制程、ASIC(专用集成电路)等。目前,市场上不乏‘从0到1’的机会,但我更希望把握住有一定业绩验证的方向,即‘从0.5到1’的机会。”他说。
在选择标的时,王哲宇也秉持GARP(合理价格成长)思路,即在估值合适时买入质地好的公司,成长预期兑现后及时卖出。以银轮股份为例,基金定期报告显示,去年三季度和四季度,该公司是弘毅远方汽车产业升级前十大重仓股,但在今年一季度退出了这一名单。“今年3月,人形机器人行情带动该股估值显著上涨,我便选择了卖出。”王哲宇解释称。
算力硬件布局进入关键阶段
谈及当前重点布局的算力领域,王哲宇认为,中低端芯片已实现局部突破,但高端GPU等仍依赖海外,国内企业处于点状突破阶段,从“阵痛期”到逐步替代须循序渐进。
在他看来,政策支持是相关领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自主可控的要求下,大基金及人工智能相关政策持续倾斜,半导体材料、设备等环节有望获得更多资源加持。
王哲宇认为,算力与光伏行业的发展路径相似,均从海外领先到国内逐步突破,从低技术环节向高壁垒领域延伸。这一认知影响着他的配置思路:“当前算力领域正进入构建产业生态的‘深水区’。”因此,王哲宇在配置上注意平衡风险与收益,避免过度集中,除核心标的外,也关注估值洼地的卫星机会。
具体到细分方向,王哲宇看好两大领域:一是先进制程,电源厂、设备、材料等环节发展快速且有验证,华为Mate60的推出印证产业复苏信号;二是推理芯片(ASIC方向),大模型成熟后,推理端将成为硬件降本核心,相关企业订单增长显著,未来3到5年潜力较大。
“这一轮市场主线,将沿着‘海外AI硬件—国内AI硬件—国内AI软件’的逻辑推进,当前正处于布局国内算力硬件的关键阶段。”王哲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