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清晨,村党群服务中心的院子里早已摆好了红色长桌,桌上整齐码放着蓝白相间的学习礼包,礼包上“逐梦青春”4个烫金大字在阳光下格外耀眼。一场满溢温情与希望的“金秋助学”式,正静静等待着62名怀揣梦想的2025级“准大学生”。

图为新疆能源驻村工作队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现场
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驻村工作队长期开展教育帮扶活动,资助家庭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人生梦想。当天上午,驻巴什也台巴什村、夏玛勒巴格村、拜什托格拉克村的“准大学生”们齐聚党群服务中心,他们依次从工作队队员手中接过3000元助学金与学习礼包。
“拿到喀什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我既高兴又忧心。”巴什也台巴什村的素比努·麦托合提攥着助学金,哽咽地说起家里的情况,“我家就几亩小麦,爸妈为供我和妹妹上学一直省吃俭用,大学的学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家人一筹莫展。”她低头蹭了蹭礼包里的笔记本,眼眶红了,“工作队叔叔们得知我考上大学的消息后,常安慰我们家人,鼓励我安心去上学。今天给我的资助学费和行李箱,解决了我入学的燃眉之急感谢工作队的叔叔们。我一定好好学习,毕业了就回家乡,要让家乡的小麦长得比现在还壮。”

图为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共同分享大学生考上大学的喜悦
阿力木江·麦图荪举着塔里木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脸上满是自豪。“我爸是村里的护林员,他总跟我说‘知识能让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工作队的叔叔们用行动帮我实现了这句话。”阿力木江指着党群服务中心旁的图书室说,高中三年,他常泡在那里,从科普读物到文学名著,是那些书本打开了他看世界的窗口。“这次,我选了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就是想跟着国能的叔叔们学本事。以后,咱们南疆发展新能源,我就能带着技术回来,给家乡的建设出份力。”
“这笔助学金不是终点,而是我们逐梦的起点。”优秀学生代表阿米娜·买买提握着话筒,声音坚定有力,道出了62名学子的共同心声。阿米娜家里有4个姐弟,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她从小跟着奶奶长大。“从初中到高中,工作队的叔叔们每逢开学季都会给我们送来学习用品。”说到这里,阿米娜的眼眶湿润了,她擦了擦眼角,语气更坚定:“我会带着这份温暖走进大学校园,学好知识,增长本领,用行动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辜负这份爱。”

图为优秀学生代表阿米娜·买买提现场发言
“看到孩子们眼里的光,比我们完成任何一个项目都更有成就感。”新疆能源驻村工作队总领队刘靖站在仪式现场,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充满朝气的脸庞,语气里满是欣慰。他指着身后墙上“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帮扶展板,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近年来资助学生的名单,“从最初一年资助20人到今年的62人,数字在涨,背后是越来越多家庭对教育的信心,是咱们南疆乡村对未来的盼头。”

图为帮扶的在校博士生茹克亚木·买提斯迪克在做实验
“金秋助学”只是新疆能源助力南疆教育事业的一个缩影。自2015年以来,该公司始终把教育帮扶扛在肩上:投入590万元援建于田县阿热勒乡中心小学综合楼,让孩子们有了宽敞明亮的教室;投入2160万元新建阿热勒村爱心小学,解决周边村庄孩子“上学远”的难题;投入90万元修缮夏玛勒巴格村小学校舍,给孩子们打造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累计投入3016.7万元,资助6389名和田籍困难大学生圆了大学梦。此外,还在阿热勒乡、阿日希乡的9所学校建起“爱心书屋”,捐赠图书2万余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