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高估值板块止盈压力
上周四,上证指数盘中击穿20日均线支撑,从技术形态上形成短线调整信号。不过,上周五市场迅速反弹,上证指数重新站稳3800点,市场情绪得到有效提振。短期看,上证指数仍将呈现区间震荡走势,投资者应着眼于结构性机会,重点关注光伏、锂电板块,以及资源类上市公司。
自8月27日起,上证指数已连续9个交易日呈区间震荡走势。上周四,上证指数盘中击穿20日均线支撑,收于3800点关口下方,从技术形态上形成短线调整信号。不过,上周五市场迅速展开修复性反弹,上证指数重新收复20日均线这一重要技术支撑位,成功站稳3800点,市场情绪得到有效提振。
笔者认为,当前市场特征较之前有所变化,或预示市场运行走向新模式。具体看,当前证券市场在量价结构、板块估值与资金流向的匹配关系、宏观环境等方面出现了明显转变,并将对后续市场走势产生深远影响。
量价关系背离
量价关系出现结构性变化,量能高位但上行动能衰减。量价关系作为反映市场供需格局的核心指标,其变化趋势往往预示着市场的运行方向。从数据维度观察,9月以来,市场量能始终维持高位,但指数的反弹动能却呈衰减态势,形成“量涨价滞”的特征。相关统计数据显示,8月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为22756亿元,其间上证指数与深证成指均大幅上涨。9月以来,尽管两市日均成交额进一步攀升至25668亿元,量能较8月显著扩大,但指数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量价背离现象,反映出市场多空分歧显著加大。量能高位表明市场交易活跃度保持高位,资金参与意愿并未减弱,指数反弹动能不足则意味着在当前点位,多头资金主动进攻的意愿有所收敛,而获利了结与避险资金离场行为对指数形成一定压制。多空力量的均衡博弈,使市场难以形成明确的单边趋势,区间震荡成为阶段性主导形态。
部分板块承压
板块估值与资金流向逆转,高估值板块资金获利了结意愿增强。从板块层面观察,9月第一周市场呈显著的“估值再平衡”特征,前期领涨的高估值板块与资金流向的关系发生逆转,预示市场出现新的板块轮动和风格切换。9月第一周,申万一级行业中,电子、计算机及国防军工三大行业跌幅分别达到4.57%、7.27%及10.25%,成为拖累市场整体表现的主要因素。8月上述三大行业曾是市场的主线,月度涨幅分别为78.31%、82.06%及45.81%,在短期内实现了估值的快速抬升。
与板块调整相伴的是资金流向的显著变化。根据同花顺统计数据,9月以来,电子、计算机、国防军工这三大行业成为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的领域,单周大单净流出金额分别达到591.1亿元、547.3亿元、268.9亿元,说明短线止盈盘是其调整的主因。从估值水平看,截至9月5日,计算机行业动态市盈率高达289倍,国防军工行业动态市盈率为147倍,电子行业动态市盈率为89倍,均处于市场估值体系的高位区间。这种“高估值对应大单资金净流出”格局,与此前“高市盈率板块引领上涨、吸引资金持续流入”的运行逻辑形成鲜明对比,表明市场资金正从前期估值透支的板块向估值洼地转移,估值安全性已成为资金配置的重要参考因素。
宏观环境生变
政策预期与外部环境出现新变化。宏观环境作为影响市场运行的底层逻辑,其主导因素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市场风险偏好与估值中枢。三季度以来,A股市场的反弹行情主要依托两大核心逻辑:一是美国货币政策转向预期,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启动降息,全球流动性环境有望趋向宽松;二是国内各类行业利多政策密集出台,从产业扶持到资本市场改革,政策合力为资本市场营造了温和乐观的宽松环境,成为推动指数上行的重要动力。
不过,四季度证券市场的宏观环境主导逻辑或出现一些变化。首先,9月美联储降息“靴子”落地后,市场对宽松政策的预期逐步兑现,对市场的提振作用呈递减趋势。其次,美国对华对等关税政策延期至11月实施,随着期限的临近,市场对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可能成为制约市场风险偏好的潜在因素。最后,四季度产业政策重心将转向政策执行与延续,可能为一些行业带来估值修复机会。综合看,四季度市场所处的政策环境将出现一些变化,市场运行和板块逻辑需随之调整。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短期看,上证指数仍将呈现区间震荡走势,市场将通过阶段性调整促进部分涨速较快板块的估值回归,避免形成“泡沫市”,这对市场长期健康运行具有积极意义。9月之后,投资者应着眼于结构性机会,重点关注两大板块:一是光伏、锂电板块。在行业“反内卷”推进过程中,行业竞争格局将得到优化,头部企业盈利能力有望改善,四季度或存在净利润快速回升的可能。二是资源类上市公司。随着资源端价格的企稳反弹,相关企业业绩预期将得到修复,估值水平有望抬升。
从操作层面看,当前部分高估值板块尤其是前期涨幅较大的板块,短期获利盘堆积较多,警惕后续震荡加剧风险。机构投资者由于持仓规模较大,短期大幅调整仓位的难度较大,中长线投资者可积极运用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进行风险对冲,有效规避市场波动风险。同时,投资者需结合市场风格切换趋势,及时调整衍生品配置策略。
此外,从中期宏观政策视角看,国内货币政策仍存在操作空间,预计年内仍有一次降准机会。若未来美国降息幅度超出市场预期,国内存在进一步降息的可能。预计四季度国内债市将迎来回暖契机,在股债“跷跷板”效应下,债市表现回暖可能对股市资金面产生一定影响,投资者需密切关注股债市场的联动变化,适时调整大类资产配置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