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9.8),沪指冲高回落,医药板块冲高,生物药ETF(159839)盘中一度涨近2%,后涨幅收窄至0.47%,成交额再度放量,盘中成交额超3100万元!资金面上,生物药ETF(159839)近5日有2日获资金净流入,累计“吸金”超1500万元!

截至10:50,生物药ETF(159839)标的指数成分股涨跌互现:复星医药涨6%,爱美客涨超3%,甘李药业涨超1%,药明康德微涨。下跌方面,长春高新跌超1%,上海莱士、泰格医药微跌。

【创新药产业链迎明确拐点】
开源证券指出,CXO在2025H1迎明确拐点。随着美降息及国内持续对创新药行业的支持,CXO公司的经营业绩有望逐步见底回升。
从细分领域看:(1)头部CXO企业业绩持续向好:海外业务占比较高的平台型CXO与头部CDMO,自2024年下半年起业绩持续向好改善,2025年上半年签单整体稳健增长;2025Q2复苏趋势延续,部分企业利润端迎来快速增长;(2)ADC产业链与减重产业链高景气成长:ADC产业链与减重产业链下游需求强劲,以药明康德等为代表的公司业绩稳健增长;(3)临床CRO与临床前CRO签单回暖明显:临床CRO与临床前CRO企业2025H1业绩阶段性承压,但签单回暖明显,拐点明确。
(来源:开源证券20250907《创新药产业链迎来明确拐点》)
【国资药企有望价值重估】
消息面上,8月27至30日,高层举办企业生物科技产业高级研修班,释放出生物医药领域战略升级的强烈信号。光大证券认为,高层强调的“加快打造生物医药领域领先团队”不仅是对行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更标志着在创新药审批加速、医保支付改革深化的政策窗口期,央国企正从行业“稳定器”向创新引领者转型。
从投资角度看,生物医药央国企的价值重估将沿着三条主线展开。首先是估值修复线,当前国药控股市盈率(TTM)仅7.8倍,随着创新业务占比提升,估值折价有望收窄;其次是整合红利线,高层明确鼓励生物医药领域的并购重组,国药系通过资产整合产生的规模效应和协同价值尚未完全释放;最后是创新溢价线,类似 HiCM-188 这样进入全球临床第一梯队的管线,有望获得估值重构。
(来源:光大证券20250907《医药生物行业跨市场周报》)
【A股医药主线之选——生物药ETF(159839)】
布局CXO、创新药主线行情,认准集中度更高的生物药ETF(159839),聚焦30只行业龙头,锐度更高、弹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