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高志刚)“追求利润并非首要目标,重要的是追求客户的价值和永续经营。”在近日举办的2025中国智算产业绿色科技大会上,台达-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宫鸿华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渗透,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进入“指数级增长”阶段。台达-中达电通资通讯基础设施事业部总经理顾中林表示,在此背景下,数据中心的绿色低碳转型和高效运营,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命题。
作为长期给全球提供电源管理和散热解决方案的企业,台达持续开发创新节能产品和解决方案,主动应对技术挑战和行业中易被忽略的“隐性风险”。
绿色数据中心需求凸显
据国际能源署报告称,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将达到945太瓦时。该报告指出,数据中心已成为电力需求飙升的主要推动力,人工智能则是推动数据中心用电量激增的最大增长引擎。由台达支持、经济学人集团旗下Economist Impact撰写的全球调研报告《绿色AI进行式:探索可持续未来》中文版近日发布,基于对全球608位企业领袖的调研指出,全球对AI能源效率的关注,将在一年内从44%提升至78%。
顾中林分析,政策强制性标准和运营成本压力的双重作用,催生出绿色数据中心的需求。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底,新建及改扩建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的PUE(电能利用效率)降至1.25以内,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项目PUE不得高于1.2。
“这意味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核心地带的现有数据中心必须进行改造。”顾中林透露,过去通用数据中心的PUE普遍在1.3以上,金融行业数据中心甚至达到1.6,这其中的市场空间非常明确。
与此同时,智算中心的突起进一步放大了“能效即成本”的逻辑。相较于传统数据中心,智算中心因承载AI大模型训练、推理等高密度算力任务,电力需求呈几何级增长,电费已成为数据中心运营成本的“大头”。顾中林解释称:“尤其对于IDC租赁型的Colocation(主机代管服务)企业,运维成本中很大比例来自电费,若没有良好规划,未来盈利空间将被严重挤压。”
据介绍,当前全球主要的两个核心战略方向是能效管理和散热管理,台达在这两个领域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固态变压器引领变革
尽管数据中心的创新技术层出不穷,但AI数据中心仍面临着“成本、创新、可靠性难以平衡”的行业痛点。顾中林以UPS(不间断电源)为例称:“十年前市场曾认为直流技术可能替代交流,但至今UPS依然占据数据中心供配电85%的市场份额,直流只占15%,核心原因可能就是三者的平衡很难实现。”
不过,随着智算中心的蓬勃发展,800伏直流等新需求出现,传统技术已很难满足供配电要求,这为新技术应用创造了条件。顾中林透露,台达早在五年前就布局固态变压器(SST)技术,“我们相信未来两到三年,这项技术将成为智算中心供配电的核心技术,打破‘成本、创新、可靠性难以满足’的怪圈。”
在宫鸿华看来,“先求有,再求好”是不少产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AI数据中心也不例外,容易忽略“隐性风险”。例如,在建设AI数据中心时,常常假设“电力供应是无穷且稳定的”,但这一假设并不切实际。
“国际能源署预测,未来5年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将翻番。”宫鸿华对记者说,还有电力供应的瞬间波动虽不易察觉,却可能导致电子元件误跳动,影响数据中心正常运行。
他表示,应对隐性风险是一项系统工程。台达在产品与方案设计之初,就会从材料选择、方案规划等方面,提前应对断电、散热等潜在风险,确保风险发生后数据中心能快速恢复,无缝运行。同时,台达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实时分析设备老化趋势,提前发出维护预警。“这些设计已全面应用于新一代的智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