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9月8日电德国联邦统计局(Destatis)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7月工业产出环比增长1.3%,超出市场预期的1.0%,为今年3月以来首次实现增长。这一积极信号为深陷多年低迷的德国制造业带来一线复苏希望,也为欧洲最大经济体摆脱衰退泥潭注入信心。
此次增长主要由机械设备行业的强劲表现推动。与此同时,统计局还对6月数据进行了大幅修正:工业产出降幅从原先公布的1.9%收窄至仅0.1%。官方解释称,修正主要源于汽车行业一家大型企业补报了调整后的生产数据,使整体趋势明显改善。
上述数据表明,德国制造业或在第三季度初迎来积极开局。此前,工业部门持续疲软是导致德国经济在今年第二季度(4月至6月)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0.3%的主要原因。
然而,乐观势头仍面临挑战。就在上周五,德国公布的7月工厂订单数据意外大幅下滑,令市场对制造业能否迅速走出长达三年衰退的预期有所降温。此外,7月德国出口额下降0.6%,进口也同步萎缩,尽管当月仍录得147亿欧元(约合172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能源成本飙升与供应链中断重创德国工业,经济复苏进程举步维艰。目前,工业活动的回暖被视为德国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尽管近期数据释放积极信号,多家研究机构已在上周下调对德国2025年的经济增长预期,预计全年增幅仅为0.1%至0.2%。原因之一是7月欧盟与美国达成的新协议导致美国对部分德国产品加征更高关税,抑制了出口导向型企业的活动。
不过,经济学家普遍预计德国经济将在2026年迎来回升。支撑这一预期的因素包括:德国政府计划扩大公共投资、欧洲央行(ECB)持续降息以刺激信贷,以及近期企业信心指数的改善。
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 Merz)在8月曾坦言,应对当前经济挑战的难度“远超预期”。随着经济复苏缓慢推进,国内要求其兑现竞选承诺的呼声日益高涨,包括简化行政流程、改革僵化的劳动力市场以及提振国内消费等结构性改革措施。